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野生蘑菇中毒进入高发期
  • 被蛇咬伤如何自救
  • 湖南企业助西藏大学生“家门口”就业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6月5日 星期四

被蛇咬伤如何自救

27岁女子在三亚疑被蛇咬伤身亡,医生支招如何自救

2025年6月5日

    本报记者梅玫长沙报道

    近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自己27岁的妹妹在海南三亚旅游期间疑似被蛇咬伤,后就诊于三亚市中心医院和三亚市某战区医院,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6月3日,三亚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情况通报表示,6月2日,一游客在三亚被不明物咬伤,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先后经三亚市中心医院和某战区医院救治无效后死亡。目前已成立调查组,将涉及的两家医院相关病历资料进行封存,并联合省级专家组正加紧开展调查处理和逝者善后、家属安抚等工作。

    若不幸被蛇咬伤,为了更好得到治疗,市民有哪些“必做”的行为?目前针对蛇咬伤又有哪些救治手段?针对相关问题,长沙市第一医院南院门急诊部主任、动物咬伤暴露后预防处置专家刘凤娥作出解答。

    被蛇咬伤越快就医越好

    三亚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亚市常见毒蛇为竹叶青、眼镜蛇,但是大多分布在保护区、森林公园,市区不常见。由于气温相对较高,三亚市全年均有毒蛇咬伤之事发生。

    而我国的长江以南和西南各地,蛇的种类和数量较多,在南方地区,伤人蛇多为五步蛇等蝮蛇类毒蛇。在湖南,也以蝮蛇咬伤为主。刘凤娥介绍,一般来说,蝮蛇体长60~7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背面灰褐色到褐色,腹面灰白到灰褐色,杂有黑斑。蝮蛇白天晚上都出来活动,20℃至25℃时最为活跃,尤其是夏天,炎热的天气使蛇变得烦躁不堪,这时攻击性也最强,“蝮蛇虽然其貌不扬,但咬起人来并不输其他毒蛇,可导致被咬者不同程度的局部肿胀、疼痛、水疱、瘀斑、乏力、呼吸困难,甚至脏器出血等中毒症状。”

    “若不幸被蛇咬伤,市民首先要记住蛇的外貌,如头部形状和花色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用手机拍照记录下来,供医生参考。”刘凤娥提到,在就诊过程中,医生也会根据咬痕判断是否为毒蛇。一般来说,毒蛇的咬痕像两个“逗号”,无毒蛇的咬痕则多为两排齿印。其次,在被蛇咬伤后,市民切记不要慌乱和奔跑,“这会加速血液循环,促使毒素扩散得更快”。若咬伤处佩戴有手镯、手表等首饰,也应尽快取下,避免伤口处出现肿胀和淤血导致无法取下。

    “被蛇咬伤没有所谓的‘黄金治疗时间’,越快就医越好。应第一时间呼叫120。在等待救护车期间,市民可用指宽的绷带(紧急状况下毛巾、围巾、藤条、茅草等均可)扎在伤口上方的近心端,每15~20分钟松开1~2分钟;扎好后,尽快用纯净水或肥皂水清洗伤口,之后可用小刀将咬伤处做十字形切口,用火罐、吸奶器或各种塑料瓶洗净后在伤口处进行持续负压吸引排毒。不建议用口直接吮吸伤口,尤其是在口腔黏膜有破损的情况下。”刘凤娥强调。

    目前,抗蛇毒血清是对抗蛇毒的唯一特效药,针对不同毒蛇需使用不同类型抗蛇毒血清。刘凤娥建议,市民可先电话咨询当地三级甲等公立医院,确认是否有抗蛇毒血清供应,再行前往就医,以免延误救治。

    野外如何预防被蛇咬伤

    惊蛰过后,气温回暖,不仅到了市民野外出游的最佳时期,也到了蛇类常出没的季节。

    刘凤娥介绍,蛇类喜欢生活在阴凉潮湿的地方,如杂草灌木丛、乱石堆等,外出游玩时应尽量避开这些蛇类经常出没的地方,如果必须从这些地方走过,可事先用棍子拨动草丛或敲击地面,起到“打草惊蛇”的作用,静候1~2分钟不见有蛇类出没再前行。

    在野外看到蛇时也不必惊慌,一般情况下,蛇只有在感受到威胁时才会主动攻击人,因此,遇到蛇时远远避开才是上策。若不幸被蛇追赶时,千万不要往下坡跑,逃跑路线尽量保持S形。

    若有需要去到草丛、山石堆、溪边等蛇类栖息地时,市民可穿着高帮鞋、厚长裤,避免赤脚或穿凉鞋进入茂密草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