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相待就必然会有不舍”
明德教师含泪唱《人间》祝福高考生
2025年6月6日
本报记者钟锦涵长沙报道 日前,一段来自长沙明德中学高三K574班的课堂视频意外“破圈”:讲台上,英语教师朱彦妮——学生们口中的“朱朱姐”,哽咽着唱起王菲的《人间》。台下,学生们眼眶泛红,寂静无声。 一夜间,这堂没有“鸡血”、满是真情的“最后一课”触动了无数网友的心弦。6月5日,记者见到了这位被学生亲切称为“朱朱姐”的教师,她的发色间夹着几丝青蓝,她告诉记者,这个发色叫“只此青绿”。 深切祝福:希望学生拥抱“不确定”的人生 对于为何选择了《人间》这首歌,朱朱姐说,歌词里藏着她最深的祝福与人生体悟。“它不只是说一帆风顺,还有人生的不确定……我希望学生们可以拥抱‘不确定’的人生,‘但愿你的眼睛只看得到笑容,但愿你每一个梦不会一场空,但愿你流下每一滴泪都让人感动’——这跟我想对高中毕业的他们说的祝福太像了。” 她告诉记者,年轻时,她得知这首歌是王菲唱给女儿的。“这份感情是相通的。”她说,“所以特意选了这几句送给他们。”唱到动情处,师生皆红了眼眶。视频传开后,有学生家长留言“看哭了”,也有往届学生私信:“朱朱姐,想你了。” 从教20多年、在明德带了五届高三的朱朱姐,曾被学生称作“朱妈”,如今成了亲切的“朱朱姐”。称呼变化的背后,是她教育心态的蜕变。 她坦言:“以前当老师很容易有‘妈味’——总想教别人做人做事。现在的学生不太吃煽情和打鸡血那一套,他们渴望真实、平等的交流。”多年教学后,她开始有意识地克制“说教感”,更注重“陪伴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边界感。 这种真诚平等的态度,也换来了学生的细腻回应:有学生注意到她常换发型,甚至在妇女节匿名写下祝福:“祝老师染到心仪的发色。” 双向奔赴:一颗糖与纸条里的师生情 在朱朱姐眼中,教育的价值在细微处闪光。她向记者分享了一个小故事:一名英语长期不及格的女生,从高二起每天找她背文章、默单词。高三时,女生将老师鼓励她的小纸条精心制作成卡片回赠,背面写着朱朱姐说过的话。 “你给的情绪价值,学生会用惊喜加倍返还。”她的讲台上,也常出现学生悄悄放的糖果,附言有时简单直接:“请你吃糖!”她笑称自己是“一颗糖就能哄好的老师”。 “我带的每一届学生,都会有新的故事。他们可爱、纯真,给了我很多积极的反馈和情绪价值。”朱朱姐感慨到,“真心相待,就必然会有不舍。当你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爱和教导时,这种情感是自然而深厚的。” 常教常新: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如何保持对教育事业的常新热情?朱朱姐的答案是:永远比学生更好奇,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她拒绝用“铁打的课件”教“流水的学生”。她考取心理学证书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学习形象美学丰富美育实践;她带学生观察校园里的玉兰花,分享健身和手冲咖啡的乐趣。当英语阅读讲到“地球一小时”活动时,她随口提及星巴克当天带杯免费喝咖啡的细节——后来某次考试考题竟与此相关。 “如果老师自己没有生活,如何让学生看见世界的广阔?”她强调,“你体验过生活的美好,才能把这份对未来的盼头传递给他们。” 最后一堂送考课,她穿上精心为学生准备的送考服,寄语却超越了考场:“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重在体验过程而非仅盯着结果,拥抱未来的不确定性。” “真心相待就必然会有不舍。”这句在视频中戳中无数人的话,是朱朱姐最朴素的教育哲学。这份离别的不舍,在她看来,如同父母目送孩子远行,“虽有泪光,终究甜蜜——他们奔向更宽广的舞台”。而讲台上那位发间跳跃着“只此青绿”的老师,用她的歌声、她的热忱、她对生活永不褪色的好奇,为年轻的翅膀系上了一缕温柔的期盼:人生风雨迢迢,愿你们眼中常有笑容,心中永怀热爱。 “最后一课” 学生们给老师准备了什么惊喜 本报长沙讯 6月5日,南雅中学K2216班的教室里,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氛围,这是他们高中历史学习的最后一课。 为了给邹柏芳老师留下难忘的回忆,同学们提前精心策划了一场惊喜。当邹老师如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礼花瞬间绽放,五彩斑斓的亮片纷纷扬扬飘落,整个教室被欢声笑语填满。 邹老师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击中”,脸上瞬间笑开了花。有网友趣味预言:“明年上课,学生:老师您笑什么?老师:书里夹着几个亮片……”仿佛提前为这温馨的场景写下了注脚,这些亮片无疑会成为邹老师未来最温暖的“课堂彩蛋”。 课堂上,邹柏芳老师依旧用那熟悉又亲切的方式,和学生们聊历史考试技巧、分享人生感悟,但离别的时刻终究还是来临。 课堂临近尾声,上一秒,教室里还回荡着大家的欢声笑语,可当真正意识到即将分别,下一秒,师生们的眼眶都湿润了,泪水夺眶而出。 笑着笑着就哭了,这是青春告别最真实的模样。那些一起在历史长河中遨游的日子,那些为知识点争论不休的瞬间,此刻都化作了离别时的不舍。 这堂“最后一课”,有欢笑、有泪水,更有师生间深厚的情谊。它将成为明德中学师生心中最珍贵的回忆,镌刻在青春的纪念册里。 记者钟锦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