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央视、新华社 当地时间12日,印度航空一架载有242人的客机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仅一人幸存。北京时间13日凌晨,印度民航部宣布,本次事故的现场搜救行动已经结束。印度警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本次事故造成至少265人死亡。这是波音787机型首次发生致命空难,多国已派团队协助调查。
“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
经核实,幸存者是英国籍男子维什瓦斯库马尔·拉梅什。目前,他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当地时间13日,拉梅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其逃生过程。拉梅什表示,他以为自己“也会死”但随后“睁开了眼睛”。拉梅什说,事发后他解开安全带,试图逃生,然后他做到了。
拉梅什称,起飞后“在第一英里内”,他感觉“飞机被卡住了”,好像发生了什么,“然后一盏灯亮了,像是飞机里面的绿灯和白灯亮了”。飞行员试图推动飞机前进,但感觉飞机在艰难挣扎后直接撞进了一栋建筑。
拉梅什说,可以看到飞机门对他敞开,“我有机会逃出去”“我不知道我是怎么活下来的”。拉梅什事发时坐在11A座位,客舱分布图显示,该位置紧邻舱门。记者获悉,拉梅什在飞机起飞前曾与父亲通话,称即将起飞。其家属透露,拉梅什和兄弟埃杰坐在紧急出口附近的座位上。仅仅两分钟之后,他再次致电父亲,称飞机坠毁了。他的家属表示,至今还没有其兄弟埃杰的消息。
目前,拉梅什意识清醒。救治他的医生表示,“他的手上和脸上有几处伤口,没有大问题,走路有点一瘸一拐,显然受到了惊吓”。
当地时间12日,印度内政部长阿米特·沙阿表示有关部门正在采集机上人员亲属的DNA样本,死者名单将在DNA检测结束后公布。除机上人员外,事故还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古吉拉特邦卫生部门官员在事发后表示,已有至少50名地面人员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
调查集中于发动机推力、副翼等问题
当地时间12日,印度民航部长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坠机事故发生后,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AAIB)已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制定的国际协定启动正式调查。
此外,政府正在组建一个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高级别委员会,对此事进行详细审查。
当地时间12日,波音公司首席执行官奥特伯格就印度坠机事故表示,波音团队随时准备支持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牵头的调查,将听从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的指示,提供有关印度航空171航班的信息。
当地时间13日,印度航空空难调查组表示,已经将调查重点集中于飞机的几个技术问题,包括发动机推力问题、副翼问题以及事故发生时起落架为何处于打开状态。记者获悉,鸟类撞击事件不在调查范围内。
此外,调查还在评估印度航空是否对坠机事件负有责任,特别是有关维护程序的责任。
黑匣子初步数据显示起落系统异常
记者获悉,目前AAIB正联合展开全面调查,客机的黑匣子已找到,初步数据显示飞机在起飞阶段未能正常升空,部分起落系统可能出现异常。相关技术分析正在进行中。
印度客机遇难者家属追问事故究竟如何发生。一名遇难者家属说:“我在下午一点半、两点左右接到了电话,知道出了事故。”另一名遇难者家属说:“她要去伦敦找大女儿。她是小女儿,我是女婿,我们来提供DNA和她配型。我们全家人都特别悲痛。”
还有一名遇难者家属则问道:“我的外甥、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都遇难了。我们无法理解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怎么会这样?”
资深机长:
飞机上不存在哪个座位更安全
本报长沙讯 当地时间12日,印度航空一架载有242人的客机在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巴德机场起飞不久后坠毁,机上仅一人幸存。经核实,幸存者是英国籍男子维什瓦斯库马尔·拉梅什。他事发时坐在11A座位,客舱分布图显示,该位置紧邻舱门。
有网友认为,该男子能幸存的原因可能是所坐的座位较其他位置更安全。对此,记者采访了资深机长陈建国,他称飞机上不存在哪个座位比哪个座位更安全。
陈建国表示,综合历史上的空难事故分析,飞机上座位的相对安全性是一致的。此次有一名乘客能在空难中幸运逃生,可能是飞机所有的冲击力刚好在该乘客所处的位置是最弱的,而且也有可能是飞机在解体之后,该乘客的位置正好暴露出来。该乘客能够幸存,并不代表这个位置就比别的位置更安全。
陈建国介绍,飞机的整体安全性较高,如果发生罕见的空难,空难的可能性又分多种,飞机失事的时候,有可能是前部着地、尾部着地、中部断裂等。“就算是前面先着地,飞机的整体冲击力都是非常大的。和汽车一样,像这次空难时速大概是300公里左右,这么大的速度,如果是坠毁或者撞击外来物,它主要的伤害是载荷急剧变化对人造成的伤害,并不是说哪个座位比哪个座位更安全一些。”
记者武华康
失事机型安全记录如何
据新华社电 涉事机型波音787-8型客机是一款宽体双引擎飞机,2011年年底投入商业航线运营,以燃油消耗低著称。失事客机于2014年1月交付给印度航空公司,已服役超过11年。资料显示,这是波音787-8型客机首次发生致命空难。
近年来,波音787客机曾多次出现过安全事故。2013年上半年,由于两架全日空航空公司的787客机在两周内接连出现锂电池过热问题,全球所有波音787客机一度停飞;2024年3月,一架从澳大利亚悉尼飞往新西兰奥克兰的波音787-9型客机在飞行中出现“技术故障”,机身剧烈晃动,造成至少50人受伤;同年7月,一架从西班牙飞往乌拉圭的787-9型客机紧急迫降,致至少30名乘客受伤。
2024年4月17日,在美国国会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和参议院商务委员会分别就波音安全问题举行的两场听证会上,波音“破碎的安全文化”遭多方批评。
在听证会上,波音公司质量工程师萨姆·萨莱普尔公开指控波音公司在787和777客机生产中隐瞒安全风险。他提供了大量文件,包括内部技术演示、数据和电子邮件,详细讲述了787客机机身主要连接处的间隙如何超出规格。“公司在787项目上为了走捷径,可能会大大降低客机的安全性”,“他们正在推出有缺陷的客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