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空袭伊朗
伊朗称将对以罪行进行无止境报复
2025年6月14日
综合央视、新华社 当地时间13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表声明称,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巴盖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伊朗武装部队副司令阿里·拉希德以及一批科学家和无辜的民众在以色列的侵略袭击中死亡。声明向死者家属表示哀悼,并表示以色列跨越了所有红线,伊朗将对这一罪行进行无止境的报复。 以色列 内塔尼亚胡说突袭“非常成功” 截至发稿,按以色列陆军电台援引军方消息人士的报道,以军已对伊朗发动5轮空袭。以军正对伊朗境内数十个与核计划和其他军事设施相关的目标发动打击,并且将此次行动命名为“崛起的雄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电视讲话称,以色列发起了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军事行动,旨在阻止伊朗对以色列的威胁。此次行动将持续数日,直至消除这一威胁为止。 以军称,伊朗拥有足够的浓缩铀,可以在几天内制造出多枚炸弹,因此需要采取行动应对这一“迫在眉睫的威胁”。 据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记者巴拉克·拉维德在社交媒体上援引以色列高级官员消息称,除以色列空军实施的空袭外,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还主导了一系列深入伊朗境内的秘密破坏行动。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一位以色列国防官员表示,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卡茨于周一(6月9日)签署命令,要求以军为针对伊 朗的行动做好准备。该官员称,在与以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协调后,内塔尼亚胡和卡茨决定了以色列的行动日期就是6月13日。 以色列在空袭伊朗的同时也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以色列机场管理局称,特拉维夫本·古里安国际机场将暂停飞机起降,直至另行通知。 伊朗 回击发射100多架无人机 当地时间13日凌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传出爆炸声后,伊朗西部的洛雷斯坦省、克尔曼沙阿省等几个省份也传出爆炸声。 当地时间13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被以色列暗杀。伊朗国家电视台称,伊朗武装部队负责人巴盖里在以色列袭击中死亡。伊朗媒体称,伊朗武装部队副司令吴拉姆-阿里·拉希德当天在以军的空袭中身亡。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前秘书沙姆哈尼在以军的袭击中受重伤。伊朗最高领袖顾问阿里·拉里贾尼当天表示,以色列试图在伊朗民众中制造心理混乱,而伊朗民众日益团结。伊朗确实失去了伟大的将领,但一定会有人接替他们。中东地区必须摆脱虚假的以色列政权,美国人将为他们的行为付出代价。 以色列当天凌晨还袭击了位于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纳坦兹的核设施,伊朗媒体称,目前“没有核污染的迹象”。另据伊朗官方通讯社报道,位于纳坦兹的核设施当天发生爆炸。记者从伊朗方面获悉,据初步统计,6名伊朗核科学家在以色列当天对伊朗的袭击中身亡。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广播电视台还说,当天凌晨以色列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栋居民楼进行空袭,造成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的多人伤亡。截至发稿,以色列在伊朗德黑兰发动的袭击已造成329人受伤,78人死亡。 据路透社援引伊朗安全部门消息人士报道称,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安然无恙,已听取遭以色列袭击后的局势简报。哈梅内伊称,以色列将受到严厉惩罚。伊朗武装部队发言人称,以色列将付出“沉重代价”。伊朗的回应将是“决定性”的。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称,过去几小时内,伊朗方面向以色列发射了100多架无人机,目前以军正在努力拦截这些无人机。 美国 表示并未参与其中 以色列方面称,在对伊朗发动袭击之前,以色列已同美国进行了全面的协调。 作为以色列盟友,美国方面表示未参与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打击。美国国务卿马尔科·鲁比奥在一份声明中强调,以色列发动的袭击为“单方面行动”,以方告知美国其袭击伊朗出于自卫需要,美国并未参与其中。美国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驻扎在(中东)地区的美军”。 路透社认为,鲁比奥此番说辞凸显美国政府寻求与以方袭击“划清界限”。鲁比奥同时向伊朗释放强硬信号,警告伊方“不要打击美国利益或人员”。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表态似乎印证了路透社上述分析。以色列未动手前,特朗普12日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以色列可能会袭击伊朗,中东存在发生大规模冲突的风险。他认为以色列的袭击会降低美伊达成伊核协议的可能性。 不过,美国驻以色列大使迈克·赫卡比称,特朗普的真正意图并非与伊朗就伊核问题达成协议,而是“不许伊朗获得核武器并展开任何铀浓缩活动”。“他(特朗普)已说得够清楚了。” 以色列袭击伊朗后,特朗普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重申,伊朗“不能拥有核弹”,美国希望伊方“回到谈判桌”。 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围绕伊核问题的多轮间接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在若干核心问题上僵持不下,比如伊朗拒绝美国提出的“零铀浓缩”要求,强调适度开展铀浓缩活动是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权利的一部分。据美伊政府官员透露,双方第六轮间接谈判定于15日在阿曼举行。舆论认为本轮谈判前景黯淡。 连线 “大家都去囤物资了” 身在伊朗德黑兰的湖南人接受本报采访 以色列13日凌晨对伊朗境内的核设施和军事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13日晚些时候,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刘先生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讲述他的经历。 刘先生是株洲人,在伊朗生活了十多年,他表示当地时间13日3点20分左右,得知以色列对伊朗的袭击。当天中午,他的几个客户包了当地人的车去了亚美尼亚。 刘先生的客户是刚到当地两天的中国人,刘先生说:“不经常来伊朗的人,会很害怕!还有一些当地人也连夜去外地了。”据他所知,伊朗的国际航班将暂时停到16日,所以大家也只能通过陆路方式离开境内。 刘先生说:“今天,大家都去囤物资了。”他还表示,大家都是有秩序地囤物资。他身边的伊朗朋友对这次袭击还是非常担心的,因为此次袭击很精确且力度大,可以看出以色列准备很充分。 截至发稿,刘先生表示,目前的生活以及通讯都算正常,因为13日和14日都放假,所以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并没有太大影响。不过,刘先生也说:“生意肯定受影响,今天(13日)汇率贬值10%。战争可能不会爆发,但是冲突是在所难免的。” 记者彭昕宇 解读 以色列突袭将对伊朗造成何种影响 当地时间13日凌晨,以色列空袭了伊朗境内多个目标。记者就此采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所周边安全室主任金良祥。 本次以色列突袭伊朗核设施的背景是什么?金良祥认为,此次突袭没有直接原因。但背景有两个方面:一是以色列利用巴以冲突建立中东地区秩序,重建中东秩序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削弱伊朗。美伊谈判在即,以色列无法容忍美伊关系的缓和,所以发起了这次突袭,消除伊朗对以色列的核威胁。二是内塔尼亚胡想延续其政治生命。如果以色列结束了中东地区的冲突,以色列国内各派别将会对内塔尼亚胡进行政治清算。内塔尼亚胡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故保持中东地区局势混乱。 伊朗革命卫队高级将领被炸身亡,这会对伊朗国内政局或其对外战略造成何种影响?金良祥表示,这将对伊朗国内政局以及政权合法性造成打击。在对外战略方面,伊朗的军事指挥体系将受到严重伤害。 美国和其他大国在此次事件中是否有可能扮演幕后角色?金良祥认为,美国不希望看到以色列袭击伊朗,主要是因为不想被卷入中东地区的冲突中。但美国对以色列没办法,这次突袭主要是以色列做决策,美国配合。国际社会普遍持反对态度,以色列突袭伊朗,违反了国际法。 当前中东格局本已动荡,此次冲突升级是否会影响波斯湾航运安全、油价,甚至全球供应链?金良祥认为,这取决于双方后续报复和反报复的力度,还有待观察。 记者傅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