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郎山:绿心之巅,十里荷塘
2025年6月29日
长株潭绿心,位于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处的巨大“城市心脏”,面积近523平方公里的生态缓冲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绿心。 在这片广袤的典型江南丘陵地貌地带,有一座高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就是有长株潭“绿心之巅”美誉的九郎山。 九郎山位于株洲市石峰区西北部,绿心腹地,北接长沙,西连湘潭。主峰枫树寨(又名洪武寨)海拔为328米,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最高峰。九郎山分为前后两座独立的山峰,其中前山吴家大岭海拔为282米,后山即为枫树寨。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兵征战时眼部受伤,在此地得到三位释家弟子及郑、姜、王、李、汤、殷六位郎中等九人的救治。李世民伤愈后,下令建造庙宇“九郎寺”,九郎山由此得名。 2013年8月,九郎山省级森林公园获批设立。公园内现建有完善的长株潭绿道,降低了游人登顶枫树寨的难度。主要的登山起点有四个:秋瑾故居、上林寺、白泽广场、夹坡水库。可以将它们组合成多条成熟的徒步线路。 文/熊远山 九郎神泉 “江南”一词所代表的秀美柔和,世人心向往之。千古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是诗圣杜甫晚年在湘漂泊的两年多时间里写于长沙的。可以确定的是,杜甫抵达过绿心。 夏至,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我们从浏阳城区出发,一路向西穿过数个乡镇,前往长株潭绿心踏夏。沿207省道进入镇头镇地界后,就来到了绿心的最东端——绿心14个片区之一的柏加-镇头片区。我们对绿心的探寻,由此开始。 镇头是浏阳四大中心镇之一,浏阳通往株洲的西大门。约200公里长的207省道发于浏阳市区,止于衡阳市草市镇,途经长沙、株洲、衡阳三市。多年以前,它曾是浏阳与株洲两地人民往来的最重要交通要道。即便在修建有长浏、武深、江干、长株等多条高速公路的今天,207省道依然是很多人的选择。 我们选在白泽广场开始登山,夹坡水库方向下山的徒步线路。全程距离为11公里,耗时5小时。具体线路为:九郎神泉—白泽广场—九郎寺—上林寺—云迥栈道—九郎亭—好汉坡—好汉亭—绿心之癫—枫树亭—好汉亭—夹坡水库—芭蕉水库—秋瑾故居。 近两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抵达九郎山脚下。车停白泽广场停车场。下车后,我们便开始寻找与九郎山命名有关联的九郎神泉。它是绿心区域最具传奇色彩、知名度最高的饮用泉水,也是九郎山对外宣传的文化符号。 问询路人后,我很快就找到了九郎神泉所在位置,这里立有“井龙街道九郎山村饮用水集中供水点”字样的指示牌,一旁还有关于“神水之神”的介绍。水从九郎山上经沿途敷设的水管接入到这里的蓄水池。神水声名在外,传说曾救治过李世民和朱元璋,吸引着人们前来取水。 九郎寺、上林寺 参观完九郎神泉,我们便朝着九郎山主峰枫树寨方向出发。湖南已于六月中下旬进入梅雨季,我们在绵绵夏雨中前行。 首先到达的是白泽广场,它面积很大。这里常举办大型活动。比如去年12月,第二届长株潭一体化绿心欢乐跑就在此举行。来自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2000余名跑步爱好者沿着九郎山森林公园内的长株潭绿道完成了8公里的奔跑。 山上的绿道建设得很好。步道铺设了塑胶,行走其上十分舒适。红绿两色将步道分为两部分,徒步人士和骑行爱好者可各行其道。各岔路口有清晰明确的指示牌,极大地方便了方向感不强的游客。 步道一侧为吴家大岭的山脊。途经白泽亭。白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它能言语,通万物之情,知鬼神之事。九郎寺建在吴家大岭山脊上,其右侧下方为上林寺。九郎寺与上林寺之间相隔很近,有小径连通。 我们先去了九郎寺。门口有一副对联:“远水联天,众山俯首”。相传为李世民感念九位恩人建此庙,并亲题楹联。我们穿行在九郎寺中,感受着时光的力量。在庙中一隅,建有睡莲池,各色睡莲正盛开。在九郎寺外,有一片塔林。八座小塔成圆形状拱卫着中央有些年份的高塔。我们猜测这里或许为九郎寺历代僧人的埋骨地。 雨势渐强,成瓢泼大雨。我们在狭窄的庙门口避雨,与庙外地坪摆放的各种神兽雕像互望。我们放弃了走湿滑的林间小路,原路返回沿着绿道前往上林寺。 上林寺相传为纪念屈原在此地传道授课而建,在隋唐时就已兴盛。它曾是道教场所,留存着汉代的“上林道院”石碑。唐末更名为“上林庵”,成为佛教场所,清末再次更名为“上林寺”。今天的上林寺恢弘磅礴,共设三进五平台,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殿、三圣殿、千手观音殿等主体建筑。 在上林寺参观期间,又逢暴雨倾盆,我们再次在大雄宝殿外避雨,静看夏雨由屋檐下掉落,形成密集雨幕。 离开上林寺,我们继续登高。不久就来到云迴栈道,一段修建于吴家大岭山腰上的悬空木质栈道。我很喜欢这段栈道,伫立了片刻。银杏树、野山椒、美人蕉、博落回等丰富着栈道的色彩。远方青山如黛,看不到群山的边界。站在我身旁的清平乐说:“它们海拔不高,却层峦叠嶂,似乎无穷无尽。”我也好奇在山的那边有什么。山下有散布的阡陌良田、江南人家,犬吠声不时可闻。电力铁塔从一个山头延伸至另一个山头。 走至栈道尽头,就见到了云迴亭。继续前行,抵达重要点位:九郎亭。这里是多条绿道的交会点,可分别通往九郎寺、云迴栈道、枫树寨、秋瑾故居等多个方向,算得上是九郎山上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路口的中央有块大型景观石,上书“九郎山”三个大字,很理想的留影打卡处。 九郎亭占地面积很大,比较少见。我们一行人在此歇脚。一路上冒雨前行,汗水和雨水夹杂在一起,让我们有些狼狈。大家决定在此用午餐。一旁有小卖部,它是整个九郎山上的唯一一个。 绿心之巅的远望 吃完午餐,接下来的行走开始有了些挑战。首先是一个长下坡,我们进入吴家大岭与枫树寨之间的缓冲地带。下至坡底,山势突陡,整个地势像极一个“V”字。我们又开始爬好汉坡,九郎山的主峰枫树寨在上方清晰可见。 好汉坡顶有座好汉亭,修建在又一个分岔路口。我们选择了由台阶路冲顶。这是我们整个登山过程中第一次遇到台阶路。台阶路让我们的行走有了质感。每向前一步,就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站在一个更高位置。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如此循环反复。 上至山脊线后,视线豁然开朗,少了之前的局促感。 我望见了山下的夹坡水库、芭蕉水库。九郎山水资源丰富,有夹坡水库、塘水库、石壁口水库、芭蕉水库、袁家冲水库、寒坡水库共六个水库遍布在这片地域。 沿山脊线前行不久,我们终于登上了这一路上心心念念的绿心之巅枫树寨,它是绿心的一级景观瞭望点之一。心头那一丝因此前连遭暴雨而产生的烦郁,瞬间被一扫而空。 山顶建有面积较大的观景平台,正中央有一信号铁塔。我觉得存在一个小遗憾:山顶如果立一块有“绿心之巅”字样的碑,那该多好。 人们喜欢站在山顶远望,我们在绿心之巅自然也是如此。在这里可以远望长沙IFS国金中心、株洲神农塔等长株潭地标建筑,近观城铁九郎山站。 山顶云雾缭绕,它们是真实的流动云海,随风散,又随风聚。我以为它们是有生命力的精灵。 下山的路,我们沿山脊线继续前行。经枫树亭后止步于枫树岭露营基地。绿道修到了此地。 依绿道再次回到好汉亭路口后,我们便朝夹坡水库方向下山。据说在夹坡水库的山坡上有一奇洞,能容纳上千人,目前尚未探明。 不时可遇到一些上山的游人。他们或她们,与我们一起让九郎山上有了人间烟火气。 夹坡水库旁有石峰禅寺,它和九郎寺、上林寺一起组成了九郎山的三座规模寺庙。 十里荷塘 我们沿九郎山景观大道继续前行,道路两侧为株洲石峰区清水塘街道大冲村人家。其中右侧有芭蕉水库。农户家养的公鸡在打鸣,此起彼伏。这可是在城市中无法听到的乡村交响乐。我停下来,认真听了一会儿这久违的鸡鸣声。沿途鱼塘、菜地里的各式蔬菜、屋前的几株板栗树,都是绿心深处人家的生活真实。 接下来我参观了秋瑾故居,三进院落,名为“槐庭”。大门外立有一尊英气逼人的秋瑾雕像。一旁的田地、鱼塘间种植有百余亩荷花。正是荷花盛开时节,于是我们见到了江南梅雨中的夏荷。田藕、塘藕看起来虽不及湖藕壮观,但九郎山的荷花由于毗邻长株潭城际铁路线、京广线,从而形成了一道可遇不可求的独特景观:缓慢通行的绿皮火车,或高架桥上呼啸而过的城际动车,成为游客们与荷花合影时的理想背景。 天气酷热,我们的九郎山之行止步于秋瑾故居。我们在此乘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文喆峰,那里有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界碑。如果说绿心是长株潭三市的城市心脏,那么文喆峰可以理解为绿心的心脏。我与车窗外高处的绿心之巅枫树寨告别,而前方文喆峰上那大自然的“砰砰”心跳声,似乎已声声入耳。 道路两旁依然有大片的荷塘,说行走在绿心的十里荷塘丝毫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