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名医“搬”进你的手机
晨视频启动首批专家挂号
2025年7月1日
本报记者任弯湾长沙报道 如何让权威医疗触手可及?6月30日,潇湘晨报·晨视频启动“名医天团”计划,联合湖南省内顶尖三甲医院,将百位名医专家主页“搬”进你的手机。 该计划汇聚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等三甲医院的权威专家,涵盖神经外科、肿瘤科、呼吸科、儿科、妇科等多个医学领域,首批开放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多位权威专家的号源,后续将有更多医院的专家号源进入。 名医天团“云端”集结 潇湘晨报·晨视频依托强大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与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省胸科医院等多家三甲名院深度共建,成功邀请涵盖神经外科、肿瘤科、呼吸科、儿科、妇科等多领域的重量级专家组成“名医天团”。 肿瘤界的“拆弹专家”、湖南省肿瘤医院杨农教授领衔团队入驻,聚焦肺癌、胃肠肿瘤的精准免疫靶向治疗与化疗。神外“三叉戟”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匡卫平教授、刘坤教授、邹叔骋教授等大咖组成强力阵容,专克脑肿瘤、帕金森等顽疾,提供从预警预防到术后康复的全周期指导。省胸科医院李倩医生团队带您从容应对结核病等呼吸系统问题,守护肺部健康。 健康服务零距离 潇湘晨报·晨视频平台构建了多层次的健康服务体系。《大咖面对面》定期直播互动,围绕季节性流行病防护、病例剖析等热点主题,名医将进行健康科普直播,实时互动答疑。 此外,专家们将持续更新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短视频。孩子吃糖卡喉?海姆立克急救法视频关键时刻能救命!父母糖尿病如何饮食、高血压怎么用药?人人都要做的体检,怎么解读体检报告?这些贴近日常生活、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实用贴士,将进行精准推送。 另外,晨视频平台面向公众开放医院提供的稀缺专家号源预约通道“医生朋友已在线”,例如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肿瘤专家杨农教授、神经外科专家匡卫平教授、成瘾医学专家周旭辉教授等的号源。名医号源“一号难求”,在晨视频App另辟蹊径! 读者可下载晨视频App,访问“名医天团”专区获取专业健康指导,晨视频平台将持续提供权威的健康资讯与便捷的医疗咨询服务。 今起医保购药须扫“追溯码” 据新华社电 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发布提示,7月1日起,买卖药品要扫“药品追溯码”,无码医保不结算。 根据此前发布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药品追溯码是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唯一性。一盒药品的追溯码,只应有一次被扫码销售的记录,若重复出现多次,就存在假药、回流药或药品被串换销售的可能。 国家医保局提示消费者,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药品追溯信息查询”功能,扫描药盒上的药品追溯码,即可获取详细的药品销售信息。如结果显示“查询到仅有1次销售信息”,且确为本人购买,则说明此药品合法合规;如并非本人购买,或显示“查询到有2次及以上的销售信息”,则说明此药品此前已被出售过,极有可能为回流药、串换药或假药,消费者可举报并向售出机构索赔。 严防泄露患者病历信息 本报综合 6月30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通知》,旨在通过压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强化监管措施,进一步保障患者医疗信息和医疗质量安全。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对本单位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承担主体责任,要依法依规严格保护患者隐私,不得以非医疗、教学、研究目的泄露患者的病历信息。医疗机构应明确电子病历信息使用管理的牵头部门,确定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医务、科教、信息等相关部门落实管理责任,指导临床业务部门落实使用主体责任。医疗机构要强化纪检部门的监督职能,加强对电子病历信息使用权限滥用、信息泄露等行为的监管。要将电子病历信息规范使用管理情况纳入行政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绩效评价,出现违规操作、泄露信息等不良事件,要依法依规追究相应部门和个人责任。 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应当完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分级管理制度,规范电子病历的建立、记录、修改、保存、传输等各环节工作流程,以及使用、管理的权限范围。建立电子病历信息使用长效监管机制,预防并及时处置不合理调阅、使用、转发电子病历信息等情形,确保电子病历信息使用合法合规、安全可控。建立应急处置制度,建立健全电子病历信息泄露场景的处置流程。发生就医诊疗相关舆情时,要立即封存涉及人员的相关信息,无关人员不得访问浏览记录转发。 湖南开展医保基金省级飞行检查 本报长沙讯 6月30日,湖南省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医疗保障基金省级飞行检查的通告,检查时间为7月—9月。 根据通告,检查对象包括但不限于医疗保障基金存在赤字风险的统筹区;住院率畸高或业务量异常增长的统筹区、定点医药机构;药品追溯码采集应用进展滞后的统筹区和定点医药机构;有重点问题线索指向的统筹区和定点医药机构。检查业务范围为2023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期间医保基金使用情况。 欢迎社会各界积极提供医保基金违法违规线索,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安全。监督举报电话:0731-84900259。 记者梅玫 检查内容重点 定点医疗机构 拉拢诱导参保人虚假住院、收集医保凭证空刷套刷、无资质人员冒名违法开展诊疗活动、伪造医学文书、虚构医药服务项目,重点核查超长住院、频繁住院、结队住院以及利用困难群众、大病患者优厚待遇骗保等问题; 异地就医、处方流转相关医保违法违规问题,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高套分组、冲高点值、转嫁费用”、诱导困难群众低标入院、药品招标采购中“只采不用,使用高价非集采产品”等问题,涉嫌不正之风和腐败线索; 医保基金使用管理制度建设、实施等内部控制情况。 定点零售药店 空刷套刷医保凭证骗保问题;无处方或伪造变造处方问题; 参与或协助倒卖“回流药”问题;串换医保药品问题; 诱导协助他人违规购药问题; 聚焦特殊药品使用中的“假病人”、药店自行伪造或勾结医药代表开具“假处方”以及倒卖“回流药”等问题; 聚焦国家医保局印发定点零售药店问题清单,重点核查相关问题自查整改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