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一部让人安心的老电话
  • 时隔二十多年他两度水中救起同一人
  • 暑运谨防“理赔”来电
  • 一辆自行车骑回张家界
  • “屏幕共享”小心积蓄被转走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1日 星期二

“屏幕共享”小心积蓄被转走

2025年7月1日

    据央视 近日,85岁的李女士的手机被诈骗分子远程操控,银行账户里的养老钱险些被转走。好在民警及时取出电话卡,从诈骗分子手中抢回了对手机的控制权,保住了李女士的养老钱。

    “屏幕共享”陷阱:老人手机被控制

    骗子是利用什么手段远程操控别人的手机的?

    李女士介绍,被骗当天下午,她接到了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某短视频平台的客服。“说你欠费800块钱,今天是交钱的最后一天,要不交就扣钱。我说我根本不是会员,你找错人了。对方又说没找错,然后报出了我的名字、手机号和身份证号。”李女士说。

    听到对方准确说出了自己的多个信息,李女士觉得有可能是自己误开了会员。这时对方告诉她,如果现在取消会员,就不会被扣费了。

    在对方的诱导下,李女士下载了所谓的用于取消会员的软件,并根据对方的指示进行操作。在这期间,她浑然不觉自己的手机已被对方远程控制。

    “我说操作不了,他说你找一块镜子,对着镜子,他就能看见手机屏幕的内容了。后来我一想肯定是有问题,哪有这样的客服。”李女士回忆道。

    此时李女士的手机已经无法操作,感觉到事情不对的她,赶紧用家中的座机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了现场。

    派出所民警介绍,当时李女士的手机一直处于黑屏的状态,上面还有一些会议进行中之类的话语,指纹识别以及强制关机等操作,均没有办法把手机停止控制,直到用曲别针把手机卡取出来后,手机才恢复了操作。

    诱骗照镜子,实为获取人脸信息

    骗子为何会让李女士照镜子?

    民警介绍,当嫌疑人通过涉诈App共享了当事人的手机屏幕,获取到密码,验证码等信息后,接下来就会想方设法把她银行账户里的资金转出,此时就需要用到手机银行。但是手机银行首次登录时,都需要人脸识别来验证身份。民警分析,嫌疑人诱导李女士去照镜子其实是一个障眼法,其真实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她的人脸信息。

    民警帮助李女士检查手机发现,不仅被安装了具有屏幕共享功能和远程锁屏功能的涉诈软件,还被远程下载了多个手机银行。

    民警告诉记者,与正规应用商店下载的会议软件不同,诈骗分子研发并诱导受害人下载的涉诈App,由于带有木马病毒,当事人一旦下载,除了手机屏幕会被一览无遗之外,手机的控制权还将被对方远程接管,从而导致手机黑屏无法操作。

    民警提示,手机一旦被远程控制,一定要拔掉手机的SIM卡,关掉家中的路由器,并及时冻结银行卡、修改银行密码,查杀木马病毒,从而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上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