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五星酒店走进街头烟火
  • 新车默认单踏板模式终结
  • 岳阳可提取公积金支付物业费
  • 建设零碳园区,三部门这样部署
  •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举办金融论坛
  • 湖南人保财险开展保险公众宣传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新车默认单踏板模式终结

乘用车制动系统新规发布,明确规范“单踏板模式”

2025年7月9日

    本报记者胡雄长沙报道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自2008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制动系统标准的首次重大更新。

    其中为规避误操作风险,新标准加入了“单踏板制动”相关要求。标准规定,默认状态下不可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减速至停车,驾驶员需通过制动踏板完成车辆刹停,这标志着“单踏板模式”在国家标准层面得到了明确规范。

    车辆在默认状态下不允许通过松开油门实现停车

    新标准针对电动化趋势进行了全面升级。最受关注的是对“单踏板制动”的明确限制。新标准规定,车辆在默认状态下不允许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实现减速至完全停车,驾驶员必须通过制动踏板完成最终刹停动作。这一规定旨在降低驾驶员误操作风险,确保制动操作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性。

    同时,标准要求动能回收减速度超过1.3米/秒时,车辆需自动点亮制动灯;所有新车强制标配ABS防抱死系统。对于单踏板模式,新规并未完全禁止,而是将其改为可选项——驾驶员需在车辆启动后手动设置才能启用,且每次上电后会自动恢复默认模式,使用时车内需有持续可见的光学信号提醒。

    这意味着目前市场上部分电动车型采用的激进“单踏板”设计需要在2026年前进行调整,以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标准还对多项细节进行了优化调整,包括驻车解除机制、制动衬片磨损检查流程以及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处理等方面。

    单踏板模式溯源:从宝马i3到特斯拉的进化之路

    提到单踏板模式,多数人首先想到特斯拉,但这一技术并非特斯拉首创。早在2013年,第一代宝马i3就采用了类似设计,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动能回收制动,甚至能减速至停车并自动点亮刹车灯。这款为新能源特别设计的车型还采用了轻量化覆盖件、155/70R19窄胎等省电配置。

    此后,日产聆风、雪佛兰Bolt等车型相继应用这一技术,其核心逻辑都是通过强化动能回收来减少刹车踏板使用,从而提升续航表现。

    真正让单踏板模式引发广泛关注的还是特斯拉。这不仅因为特斯拉的销量远超前述车型,更因其曾强制推行“能量不可回收”的单踏板模式。虽然部分驾驶者能快速适应,但对更多人来说,这颠覆了传统驾驶习惯。在多起特斯拉事故后,单踏板模式屡屡成为争议焦点。

    2023年,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后,特斯拉召回了2019—2023年间销售的大量车型,原因包括“未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策略,可能增加误踩加速踏板风险”。

    早期受限于电池和电控技术,车企为提升续航不得不依赖动能回收。如今新能源汽车普遍实现500km以上续航,充电设施日益完善,单踏板模式带来的电量节省已非必需。

    特斯拉通过OTA升级取消了强制单踏板模式,为行业提供了解决方案。新规的出台则标志着行业对此类问题的系统性规范,体现了行业在创新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的努力。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