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持续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 不断形成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良好氛围
  • “侬好上海”遇上“湘当有味”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侬好上海”遇上“湘当有味”

上海文旅邀客湖南,超300项活动嗨玩暑期

2025年7月18日


7月5日,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开园。当日,游客在“室内迷你天地”观看由乐高积木拼搭而成的浦东景观。


16日拍摄的长沙湘江(无人机照片)。组图/新华社


近日,游客在浏阳市天空剧院观赏“焰遇浏阳河·仲夏花火夜”创意焰火秀。

    本报记者王丽姣长沙报道

    当“侬好上海”遇上“湘当有味”,海派摩登与潇湘风华碰撞出不一样的灵感火花。17日,“这里是上海”2025上海·湖南文旅发布会在长沙举办。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携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及上海乐高乐园、西岸、徐家汇书院、上海野生动物园、ERA时空之旅、上海影视乐园、枫泾古镇等知名景点及重点旅行社组团邀客,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在这个盛夏倾情相遇。

    创新:首次采用“一节两季”模式

    一句文旅宣推新口号“这里是上海ThisisShanghai”、一首城市旅游歌曲《城市心跳声》、一批旅游主题产品、一组城市文旅场景、一本文旅护照(魔都路引)、一众城市推荐官……2025上海·湖南文旅发布会上,上海文旅传播新表达“六个一”一一亮相,全方面向湖南业界展现上海文旅的多元融合与创新活力。

    2025年上海旅游节首次创新采用的“一节两季”模式深受关注。上海旅游节以“走进美好与欢乐”为主题,7月5日至8月31日为“暑期旅游季”,9月至10月为“经典活动季”。暑期旅游季期间,上海文旅精心打造时尚演艺周、乐享北外滩、水岸乐游周、邮轮体验周、古镇旅游周、亲子旅游周六大主题周活动,300余项文商旅体展融合活动构建沉浸式消费生态圈,呈现上海暑期文旅的独特魅力。

    爽玩:中国首座乐高乐园正式开园

    7月5日,全球开园规模最大、中国首座乐高乐园——上海乐高乐园正式开园,成为孩子们暑期出游的欢乐首选。迪士尼乐园推出“达菲月”活动,打造一夏欢乐时光;松江区整合玛雅海滩水公园“泰浪狂欢节”、辰山奇妙夜夏令营等资源,为亲子家庭提供丰富选择。

    上海博物馆“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联合二十家博物馆与考古机构,集中展出三百余件珍贵文物,系统呈现红山考古百年成果,解码“何以中国”的文明密码。浦东美术馆“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汇聚大师杰作,成为艺术爱好者的打卡胜地;《再见青花》沉浸式体验展带您体验与探索中国航海时代和中国青花瓷的演变;全球首个以《山海经》神兽为主题的沉浸式裸眼3D装置艺术展《山海经之烛龙秘境》亮相中华艺术宫。文艺演出方面,美琪大戏院原版音乐剧《SIX》、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持续热演;8月20日至24日,时代少年团“加冠礼”演唱会将登陆上海体育场,掀起青春热潮。

    苏河湾区域,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与半马苏河文化旅游节联动,打造“二次元”热潮;北外滩城市沙滩嘉年华、宝山滨江国际邮轮嘉年华、上海影视乐园“好梦黄河路”街区多维度呈现都市潮玩魅力。非遗活化领域,朱家角古镇“汉风奇妙夜”打造非遗体验市集,练塘古镇推出红色文化传承之旅,金泽古镇暑期古桥研学营则将夏日浪漫娓娓道来。

    剧透:上海旅游节大巡游将亮相外滩

    除了暑期旅游季,本次发布会还“剧透”了上海旅游节经典季的活动。9月13日,第36届上海旅游节大巡游将亮相外滩,26辆主题花车和20多支海内外文艺表演团队将共同演绎“全城共欢、全民共庆、全域共享”的节日盛况。

    发布会现场,湖南推介官以“去湘当有味的地方”为主题推介了众多湖南美食。上海市旅游行业协会、湖南省旅游协会、上海航空假期旅行社、湖南省中国国际旅行社、徐家汇书院、长沙市图书馆等6家文旅组织、企业、文化空间进行了合作签约。上海文旅与湖南文旅还在现场互赠《这里是上海-魔都路引》文旅护照以及《去湘当有味的地方》湖南美食旅游地图。

    对接交流环节中,上海主要旅行社、景区与湖南当地旅行社、自驾游组织等展开深度洽谈,推动两地资源共享、线路互推、客源互送,为沪湘文旅合作注入新活力。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文旅局、湖南省文旅厅共同举办。

    创纪录暑运下,如何接住这波“泼天富贵”

    据新华社电  今年暑假有多火爆?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9.53亿人次!这个数字首次突破9亿,创下历史纪录。平均下来,暑运期间每天有1537万人出行。面对这波“泼天富贵”,坐拥得天独厚文旅资源的湖南,准备好了吗?湖南有哪些文旅亮点值得关注?

    “湘当有味”,不是说说而已。一杯奶茶、一块臭豆腐、一碗米粉、一盘辣椒炒肉……在湖南,许多“味觉名片”吸引游客专程奔赴,食物成为串联城市记忆和文化符号的载体。

    十多年前,茶颜悦色起步于长沙司门口一家不到30平方米的小店。古色古香的门店装修、凝聚古风古韵的茶饮命名,让这一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品牌迅速走红。如今,从初创店到文化概念店,大街小巷的店面,成为中国饮食文化诗意生活腾升烟火气的活标本。

    连续3年荣登“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十强城市”,长沙夜经济的繁荣背后,蕴含着怎样的城市发展逻辑?

    夜经济的本质,是对时间的重新分配,是对城市空间的充分利用,更是对人们精神需求的深度满足。当四方坪夜市、扬帆夜市、渔人码头等地食客云集,从黄昏到黎明持续上演“热辣滚烫”时,当24小时书店、24小时健身房灯火通明时,这座城市实际上在告诉世界:生活不应该被时间束缚,快乐没有营业时间。

    在全国率先设立夜经济服务中心,探索夜间公共管理新模式;在节假日延长文化场馆开放时长和公交运营时间,为游客营造安全舒适的夜间出行和消费环境;创新推出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模式、“四容许”“五统一”夜市管理模式,实行柔性执法和审慎包容监管……湖南多地全面激活“夜经济”的背后,折射出“好的城市管理不是限制,而是引导;不是禁止,而是规范”的治理思路。

    湘江之畔,12座外表斑驳的油罐排列。这里曾是长沙市粮油公司油脂仓库,见证了市民提着油壶凭票打油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停止运营后一度闲置。

    今年7月初,改造后的长沙油脂厂焕新开市。该项目引入了策展商业、文化创意、体验餐饮等新业态,咖啡店、展览馆、艺术商店等集聚于此,满满的工业风和新潮多元的消费场景吸引市民和游客。

    莫说何事,且吃茶去。在隐匿于小巷里的长沙“东茅街茶馆”,市民游客饮茶、嗑瓜子、扯闲篇,还可以品尝口味独特、种类丰富、价格亲民的多种小吃。

    这里曾是长沙市第三制鞋厂的厂房,经过精心改造成为“东茅街茶馆”,还原长沙方志记载的茶馆场景,如今日均客流破万。

    在老城区、老厂房里感受城市烟火气,“文旅消”深度融合产业链也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

    2025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免签入境外国人1364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的71.2%,同比上升53.9%。

    作为湖南入境旅游发展年,今年一季度,湖南接待入境游客57.36万人次,同比增长41.24%;入境游客总花费超2.67亿美元,同比增长29.29%。

    其中,被誉为“国际张”的张家界,仍然是境外游客的心头好。

    多年来,张家界注重开展多元化国际互动交流,加入世界旅游联盟、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赴海外广泛开展线下营销推广活动,举办大型业界国际交流活动。

    这种高水平构建地域文旅国际形象的成功经验与探索,折射出国际化并非简单的翻译,而是需要激发跨文化的情感共鸣。

上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