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村委会议室成了孩子们暑期教室
  • 长沙迎来“及时雨”
  • 手机也能变学习“搭子”?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村委会议室成了孩子们暑期教室

怀化麻阳一村落开办暑期托管班,村干部帮带娃,大学生当起辅导员

2025年7月19日


4名大学生帮忙辅导作业。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邓舒文实习生侯宝睿长沙报道

    会议室变成学校,村干部当看守大门的老头,大学生成为“辅导员”。近日,怀化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昌阁乡文昌新村开办的托管班火了:村委会腾出两间会议室,村干部轮流照看管理,四名大学生帮忙辅导作业,吸引了全村六七十名孩子参加。

    18日,记者联系到了麻阳苗族自治县教育局副局长黄生军、文昌阁乡文昌新村党支部书记田昌国,以及参与辅导的大学生志愿者赵漭,他们为记者讲述了托管班背后的故事。

    孩子们多是留守儿童,最初希望他们少沉迷手机

    文昌新村大部分小孩都是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看。到了暑假,不少孩子沉迷手机,作业功课没有人能辅导,再加上对暑假防溺水安全的考虑,村委会决定组织暑假托管班。想法有了,但是没有场地怎么办?于是村委会讨论决定,在村委会腾出两间会议室,装上空调和风扇来作为孩子们的暑假托管班。

    场地问题解决了,谁能来辅导这群孩子又成了田书记头疼的问题。“一开始,我电话询问了一些大学生,但由于没有工资,大家都拒绝了。”但是,赵漭听到这个消息后,没有丝毫犹豫,马上答应了下来,他现在是天津工业大学的学生。“因为我的家乡就在这里,我也想做一些事情来回报家乡。正好村里提供了这个平台,那我肯定要来。”赵漭说。随他一起来的还有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田雨杭、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刘婷及南昌工学院的黄锦钰。

    于是,一场由村委会发起、全村守护的“托付”就此诞生。村干部们排好值班表,每天雷打不动守住大门,拦住孩子们溜出去野玩的脚步,也拦住溺水的隐忧。课程安排也透着体贴:每周仅周一到周六上午开放4小时,不剥夺孩子们童年该有的自在嬉闹。

    “希望用学到的知识帮弟弟妹妹们一把”

    更难能可贵的是四位年轻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赵漭、刘婷、黄锦钰和田雨杭,不要工资,只凭一腔乡情而来。赵漭的初衷简单而赤诚:“他们都是我家乡的弟弟妹妹,用学到的知识帮他们一把,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并且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很聪明,只是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关心。”辅导作业、安排学习、讲解防溺水知识,他们用耐心与知识浇灌着这片土地的未来。

    而改变也在悄然发生。一个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一开始比较调皮,跟他说话他也不听,每天就是打闹,赵漭决定引导一下他。于是,每次在他写完作业以后,赵漭都会夸奖,同时给他一些小奖励。后面他在完成作业以后都会很兴奋地来找赵漭:“赵老师,我写完啦,再给我布置一点吧!”在那兴奋的童音里,学习不再是负担,教室成了乐园。

    未来将鼓励条件成熟的乡镇开办假期托管班

    7月8日以来,托管班从四十多人壮大到七十余人。

    黄生军告诉记者,麻阳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留守儿童较多,部分地区留守儿童占比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去年,有两个乡组织一部分村实行暑期托管,在开展过程中,大家都觉得效果不错。今年,黄生军在暑假前的校长会上,把这个事提了一下。文昌阁乡文昌新村因为条件比较成熟,开办了托管班。“在教育相对欠发达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也不是很好的地方,这个事情如果能够做起来,对孩子,对整个教育生态都是一个比较好的事情。”黄生军表示。

    当被问到托管班未来的发展时,黄生军真诚地说:“我们会支持鼓励条件成熟的乡镇学习这种托管模式,也会向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汇报,看能不能够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让越来越多的乡镇都有条件坚持做下去,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安全快乐玩耍的假期。”

    文昌新村这个暑假最动人的风景,莫过于这个小小课堂。这里承载着全村对下一代安全与成长的郑重托举,也闪耀着四位返乡大学生无私奉献的青春光芒。

    一个孩子的转变,七十多张笑脸的汇聚,就是这份“托付”最温暖的答案。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