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在湖南录取线比肩清北?
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永强试验班),投档线为685分,今年在湘招1人
2025年7月22日
本报长沙讯 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的录取投档线直追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了吗? 7月21日,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普通类)第一次投档分数线出炉。令人关注的是,在物理类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投档线均为685分,是所有院校中最高的。与此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有专业投档线也为685分,让不少人直呼意外。 记者梳理发现,上海交通大学投档线为685分的专业,是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永强试验班)。这是上海交大今年新增的专业组别和新班型之一,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属于新成立的计算机学院,今年在湖南仅招1人。同批次上海交通大学其他专业录取投档线为671分。 与此同时,武汉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雷军班的投档分数线为680分,同样远高于武汉大学其他专业组。雷军班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于2024年开设的班级,由雷军校友领衔,旨在培养未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据此前武汉教育电视台报道,今年武汉大学雷军班在全国招收30人,其中通过高考招15人。雷军班今年在湖南招生计划数同样仅为1人。 记者李楠 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平行组)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分数线公布 本报综合 7月21日,湖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艺术类平行组)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分数线公布。 其中,舞蹈类投档分数线最高的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第105组274.1分,美术与设计类投档分数线最高的为重庆移通学院第101组281分,戏剧影视表演类投档分数线最高的为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第101组279.8分,书法类投档分数线最高为重庆城市科技学院第103组268.3分,音乐表演类(声乐)投档分数线最高的为288.4分。 花钱代办学位证?是骗子在向你招手 据新华社电 正值高考录取季,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传言”:花钱就能找人代办学位证?考生身份转为“国际交流生”就能低分录取……注意了,那可能是骗子在向你招手。 湖北省公安机关日前披露了一批学历学位类诈骗案。 熟人“有关系”?51万元的假证买教训 今年5月,湖北十堰的王先生匆匆到派出所报警称,自己找“朋友”花钱办的重点大学“研究生学位证”,在学信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怀疑自己被骗了。 原来,2018年的一次同学聚会上,王先生对大学同学刘某吐露:后悔当年没有读研,如今在职场晋升上屡屡受限。刘某当即表示,自己“有人脉”,可以帮助办理一些重点大学的毕业证和部分行业的执业证书。出于对老同学的信任,王先生委托刘某代办某重点大学硕士学位证。 不久,刘某以办入学需要“走关系”为由,向王先生索要了2万元,之后陆陆续续向王先生索要了20余万元。今年以来,刘某又提出为王先生办理“硕士双学位”和“注册会计师证”,向其收取了20余万元。 今年4月,王先生终于拿到了“硕士学位证书”。然而,当他登录学信网,却怎么都查不出证书信息。王先生找到刘某询问,被告知“信息尚未同步”。之后,刘某便“人间蒸发”。 到案后,刘某交代说:“当时我欠了外债,打游戏也花了几十万,很缺钱。”正想尽一切办法弄钱的刘某,知晓了王先生的需求,立马抱紧了这棵“摇钱树”。 经查,“办证”期间,刘某每次都按照高校开学、注册会计师考试报名等时间点向王先生要钱,令其深信不疑。“最开始,我去过对应高校,想在附近找‘黄牛’代考,但没人愿意做,都说行不通。”据刘某供述,到了该“毕业”的时候,他便找人印了个假学位证应付王先生。 截至案发,王先生总共向刘某转账超51万元。目前,刘某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变“国际交流生”?心急但别乱“投钱” “骗子声称,把孩子身份转成国际交流生,就能上重点大学。”2024年7月,高考结束后,考生陆续等来录取通知书。而湖北武汉的多名家长,却等来了被骗的消息。 在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工作的岑某,声称自己“有门路”,能让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将身份更替为“国际交流生”,进入知名院校。她还现场展示了多个“成功案例”,涵盖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骗取了一些家长的信任。根据不同“目标院校”,学生家长向岑某提交了各种报名材料,并交纳了5万元至23万元不等的服务费。 手续办完后,岑某先是以院校审核流程复杂等借口拖延入学,其间送来了加盖“公章”的“报名材料”,但录取通知书和校园卡却始终“杳无音信”,部分家长逐渐对岑某起疑。 接到报警后,武汉洪山警方到岑某“承诺入学”的知名院校进行走访。校方反馈,并未与岑某达成任何形式的合作,所有带有高校公章的材料均属伪造。几天后,岑某被抓获归案。根据她的交代,“上家”方某很快落网。 经查,方某和岑某诈骗了12位家长共计134万元,一些孩子还为了所谓“重点大学录取机会”,主动放弃了高考志愿填报。目前,犯罪嫌疑人方某、岑某因涉嫌诈骗,被武汉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目前已进入审查起诉阶段。 为啥总上套?“渠道”“人脉”骗信任 “有渠道、有人脉,能绕过正规考试录取流程,是这类诈骗的主要套路。”办案民警透露,许多受骗家长有知识、有见识,完全具备理性判断能力,只是为了子女前途,加上“熟人”带来的信任感,虽对风险有所感知,但揣着“搞不成就退钱”的侥幸心理,决定花钱“搏一把”。 湖北观筑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特表示,如果委托人明知请托事项违反法律规定,就可能构成“违法请托行为”,不仅相关违法请托约定或合同会被法院认定无效,相关费用也很难主张返还,导致“事财两空”。 十堰市公安局东岳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王越提醒说,防骗要点就是要多方核实。像学籍、考试和录取记录等信息,官方网站都能查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