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湖南局地暴雨到大暴雨
2025年7月23日
本报综合 省气象台预计,受台风“韦帕”倒槽影响,23日湖南大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阵风7~9级;24日受副高南侧东风扰动影响,大部分地区有阵雨或雷阵雨。具体来看: 23日白天至晚上,多云间阴天,湘西、湘南有小到中等阵雨或雷阵雨,湘西州、怀化中部、邵阳南部、永州西部部分地区大雨,其中邵阳(新宁)、永州(市区、东安)暴雨;南风2~3级,雷雨时局地阵风6~8级;最高气温29~33℃,最低气温23~25℃。 24日白天至晚上,多云,湘西、湘南有阵雨或雷阵雨;南风2~3级;最高气温31~35℃,最低气温23~26℃。 省气象台7月22日1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预计22日20时至23日20时,湘西局部地区将出现暴雨,其中常德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120毫米),并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雨强30~50毫米)、雷雨大风(局地阵风6~8级)等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区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常德西北部、怀化西部、邵阳南部、永州西北部。此前,省气象台于22日上午发布暴雨蓝色预警,1日内两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气象专家提醒,重点防范今天湘西局地强降雨及与20日以来降雨重叠造成的山洪、地质灾害、暴雨城市积涝等灾害升高风险,关注局地强对流天气及对水陆交通、户外活动、景区运行安全等的影响。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7月22日18时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7月22日20时至23日20时,内蒙古中部、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东北部和西部、云南东北部和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其中,湖北南部、湖南北部、四川南部、贵州东北部、云南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其他地区也可能因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火速救援 暴雨夜救援4名被困老人 本报长沙讯 “昨天(21日),我们这里下暴雨,有老人被困,我们到场时有一名老人正躲在一棵树上,树下的水大约有1.5米深。”7月21日晚11时30分许,益阳安化县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接到县应急管理局的指令,冷市镇陶竹村有村民被洪水围困,安化县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立即组织队员赶往现场。 该中心副队长林建亮介绍,6月进入主汛期,安化县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从6月22日就开始24小时备勤值班的状态。林建亮说:“所以应对这种救援,我们还是有一定准备工作。” 起初,林建亮不知道具体有多少人被困。“在赶往现场的过程中陆陆续续收集到一些被困人员的大概情况,得知有4名老人被困,在两个地方,中间间隔两三百米。那个时候我们这边一直在下暴雨,好多乡村公路无法通行,我们总共出动一辆装备车、一辆人员车,还有两辆私家车。” 目的地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到达现场初步了解情况得知,一名老人被困的地方距离安全区域有三四百米,“但是这一段距离已经基本上被水全部淹了,不知道水里的情况,不知道水有多深”。另外三名老人为邻居,被困的位置距离安全区域约200米。“三名老人困在民房里,情况相对来说要好一点。另一名老人是小区边上搭了一个竹棚,可能那个竹棚就是养鸡鸭的,发洪水了,他想去看一下,等他到那里的时候洪水暴发上来,没地方躲。” 当救援人员找到这名老人被困的地方时,老人正躲在一棵树上。“老人70多岁,当时树下的水大约有1.5米深了,老人所在的地方距离水面只有六七十厘米了。”最终4名老人都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记者张沁 旅行记忆 橘子洲小火车开门让游客上车避雨 本报长沙讯 7月21日晚,长沙突降大雨,一名游客于当晚发视频称,自己当时在长沙橘子洲景区游玩,看到景区内小火车在大雨时打开车门,让步行游客上车避雨。该网友在视频中表示:好暖心! 记者看到,视频中,一时间伴随风力,雨势较大,小火车停车开门让步行游客上车,其中亦有几位全身湿透的未成年人。记者尝试联系该网友,不过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 22日,记者向橘子洲景区了解情况。橘子洲景区车队负责人周先生表示,这是车队对驾驶员的要求,下大雨的时候,他们会采取一些措施,让游客尽量少淋雨。 “我们平时要求车辆在站点才能开关门,但下大雨时如果看到游客在路面上,不管买没买票,只要车上有空座,都要求驾驶员把车门打开,让游客上车避雨。”周先生说。 实习记者史继超实习生黄维哲 健康提醒 大暑已至,如何保持健康 据新华社电 7月22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携灼灼热浪而至。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通常也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段。热浪来袭如何保持身体健康?专家建议,日常一定要养成“补水”的习惯,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但要掌握好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新表示,要保证每日摄入水量充足,建议喝白开水而不是饮料,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维生素。糖尿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更高,需要补充更多的水分。 李新表示,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利于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但高温天气要结合自身情况,控制好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可根据气温变化适度调整锻炼时间,避开高温时段,以有氧运动为主。夏季饮食可适当增加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作用的食材,如莲子、百合、银耳等。 专家建议,每天应保证充足的高质量睡眠,一般7-9小时为宜,睡眠不佳或过度劳累会增加脑卒中风险,但超过9小时睡眠可能引起心跳呼吸变慢,容易缺氧。 李新表示,夏季日常还应避免情绪激动,正在服用降血压、降血糖和控制血脂等药物的人群,要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若血压和血糖波动较大或控制不佳,及时到医院就诊,调整药物。不可因夏季血压、血糖“看似降低”而擅自停药,需遵医嘱调整剂量。 高温来袭还要注意预防“空调病”。专家建议从户外高温环境进入室内后应暂缓几分钟再进入空调房,空调温度要逐渐调低,与室外温差不要超过8℃,设定在26℃-28℃最为适宜。 “老年人可适当提高空调温度,尤其在下半夜,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需要注意保暖。如果去商场、饭店等冷气很足的室内场所,要提前备好一件薄外套,以防受凉。”李新说。 但应注意,不能因为怕受凉而不开空调,持续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每隔1-2小时左右,开窗通风半小时,以增加新鲜空气,避免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