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手机套餐,让消费过程更加透明
三大运营商密集发声,推出多项服务承诺
2025年7月23日
据央视 莫名其妙订了新业务、套餐资费眼花缭乱、收到境外骚扰电话,这些都是电信用户常见的消费痛点。近日,三大运营商纷纷承诺将在透明消费、套餐精简等方面采取实质性举措。 中国移动宣布推出“透明消费,明白办理”“主动提醒,放心使用”“套餐变更,限时办结”“业务退订,便捷无忧”“营销免扰,一键举报”“线上线下,快捷办理”“个人信息,授权方用”“境外来电,自主屏蔽”“客户诉求,高效响应”“服务监督,平台直通”十项服务承诺,切实保障客户权益。其中包括业务订购环节必须得到客户明确同意,办理完成后立即向用户发送告知短信。变更套餐时,无合约约定变更条件的,48小时内办结;用户可自主屏蔽境外号码来电和短信等用户关心的问题。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说:“对于在10086未有效解决的服务诉求,客户可以通过中国移动App服务监督专区、10080热线、服务监督小程序等渠道进行反馈,我们将7×24小时提供全天候服务。” 中国电信同步推出九项规范措施,九项举措包括精简优化在售公众用户电信资费套餐,实现全量公示,未公示不销售;规范电信业务退订办理流程;宽带服务优享“当日装、当日修、慢必赔”;用户可自行选择手机流量超量阈值档位,手机流量超阈值及时提醒,避免产生高额费用等。中国电信强调要征得用户同意后方可开通电信业务,让消费过程更加透明。全面规范业务退订流程,未经公示的套餐产品严禁销售。 中国联通表示将大幅精简资费套餐种类和数量,确保资费公示内容分类清晰明确。业务协议中的关键条款将突出显示,便于用户识别重要信息。公司制定了四方面16项举措,全力推动高品质服务再上新台阶。具体为设计“两地两铁”重点场景网络质量提升、精简自费套餐方案种类和数量、升级业务使用提醒、规范营销推广行为、提升免打扰服务能力、便携业务退订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振宇说:“消费者权益保护具体实践的落实需要广大经营者自觉地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第一责任人责任,不断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主动预防和化解消费纠纷,增强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活力,构筑更安全、更放心、更满意的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