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高考屏蔽生报录北大新闻学,她说——
既然选择了就要接受它的好与坏
2025年7月25日
本报记者李楠长沙报道 “既然我选择了新闻学,我就要接受它的好与坏。我要去克服一些东西,相信也能收获一些东西。”日前,长沙女生何枝纯查询到自己已被北京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这是她填报的第一专业选择。在今年高考中,何枝纯是湖南省历史类成绩排名前20的屏蔽生。 这个在老师眼里“值得拥有一切美好”的女生,为何坚定执着地选择新闻学?对于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闻学专业,她持怎样的看法与认知?7月24日,记者对何枝纯进行了专访。 对自己擅长什么有比较清晰的认知 何枝纯初中就读于长沙麓山外国语实验学校,中考时选择了指标生入读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她的班主任陈凯老师告诉记者:“何枝纯同学很文静、有礼貌,成绩优异但从不张扬,是个内心很坚定的女孩子。” 何枝纯自己坦言:“高中选科的时候,家长倾向于让我选物理类。但我坚定地选择了历史、地理和政治的纯文科组合,因为我对自己擅长什么有比较清晰的认知,就是喜欢这些科目。” 事实也证明,因为喜欢和擅长,在高中分科之后,何枝纯的成绩越来越拔尖,考过很多次年级第一。 高一就在心里种下了学新闻的种子 怎么想到要填报新闻学? 何枝纯告诉记者,她决定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大学新闻学后,身边不少人有这样的疑问,家长还因为网络上“新闻学专业壁垒较低”等言论明确表达了反对。对此,何枝纯有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如果真正去学这个专业,应该会有自己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虽然我可能是i人,但我既然选择了去学新闻学,就会改变自己。” 何枝纯从小爱好广泛、全面发展,有美术、钢琴、书法、舞蹈等特长爱好。读初中时,她还做过校团委社会实践部部长,在节假日带着同学去做公益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她需要与很多人接触和沟通。回想这些经历,何枝纯说:“我觉得自己还挺喜欢与人打交道。” 高一下学期,何枝纯接触阅读了新闻自传类书籍,由此觉得“做新闻、当记者很有意义,也很有意思”,在心里种下了学新闻的种子。同时,麓山国际“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的校训,也引导何枝纯去思考“关心”的内涵,而新闻记者的工作在她眼里,“就是对更多人、更多事的关心”。 前几天,何枝纯下单购买了陈力丹所著的《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想在上大学前提前了解一下专业知识”。 毕业时给每位老师送了手绘小礼物 在麓山国际2025届年级主任杨杰琼眼中,何枝纯不爱张扬,不想成为焦点人物,沉稳而暖心,做事总是默默地在做。她的暖心,带给老师和同学们很多珍贵回忆。 在高三毕业时,何枝纯给每位老师都送了礼物,有手写明信片、手绘的图画、文创小礼物等。何枝纯刚进入高三就开始准备这些礼物,并在今年5月开始陆续写明信片、画画等。她笑着说:“我确实觉得老师们都特别好,对老师有很深很深的感情,当时担心毕业时没时间准备,就想提前规划。” 都说5月是高考前学习最忙的一段时间,何枝纯在这段时间也不忘给老师准备明信片等,她解释:“虽然那段时间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我觉得给老师写明信片是有意义的事,我就挤时间来写,比如完成了当天学习任务后,我就抽一点时间来准备。” 何枝纯透露,自己高三的成绩也有过起伏,特别是在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集团联考时,她考了“高中生涯最差的一次”。当时,老师们对她温暖的安慰和鼓励,帮助她走出了低谷,磨炼了自己的心态。 对于未来的学习与规划,何枝纯希望先在北大学习之后再做具体打算。她的老师们也为她送上祝福,在老师眼里,“这么美好的姑娘,她值得拥有一切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