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版  

本版新闻

  • 让中国新发展成为各国的新机遇
  • 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 湘韵书香满山城
  • 一片透镜攻关8年 它们是长沙创新的底气
  • 低油盐湘菜怎么做 硬举措普及健康生活方式
  • 湘西男子误入洞穴 水下生存5日后成功获救
  • 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 最高法: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
  • 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驳斥美国代表涉疆谎言
  • 古庙新生
  • 晨视频
  • 晨报微博 排行榜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26日 星期六

最高法: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

2025年7月26日

    据新华社电  最高人民法院25日发布9个严格区分失信、失能被执行人强化信用修复典型案例,指导各地人民法院严格规范公正适用失信惩戒制度,把信用惩戒聚焦到对少数规避执行、逃避执行、抗拒执行行为上来,实现依法履职与服务大局、促进发展相统一。

    最高法表示,要严格区分“失信”与“失能”,对于未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充分考量其是否具有失能的情形,避免将“失能”但无“失信”行为的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在蒋某忠等与黎某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执行案中,人民法院查明被执行人积极履行义务,由于生活陷入困境,属于客观上无履行能力的“失能”情形,通过执行和解、司法救助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

    人民法院积极适用失信惩戒宽限期制度,对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存在困难的被执行人,给予一至三个月的宽限期,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主体合法权益的影响。江西某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某汽车有限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执行案中,人民法院采用“活封活扣”、给予失信惩戒宽限期等措施,既让陷入资金流动性危机的被执行人得以继续生产经营,又最大程度保障所涉案件申请执行人的胜诉权益。

    故意隐匿行踪,另行注册公司继续经营原业务,将年近九旬的老母亲变更为法定代表人……恶意失信行为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损害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加大打击力度。

    陈某与狄某某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中,狄某某以自己身患癌症,需要不定期前往北京等地治疗为由申请解除“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消费”措施,执行法院依法予以临时解除,但被执行人却多次前往香港、澳门等地消费、赌博。执行法院发现后移送相关线索,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控制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