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 优化药品需求量报量规则
  • 感受科技魅力
  • 市监总局批准发布一批国家标准
  • 研发用于植入脑机接口的机器人
  • 长沙河西紫荆路建成,年内通车
  • 长沙芙蓉北路望城段提质完成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8月8日 星期五

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

对异地执法等情形强化审查;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问题

2025年8月8日

    据央视

    近日,司法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监督职能规范涉企行政执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行政复议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以下简称《典型案例》)。

    《指导意见》结合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和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有关部署要求,全面总结行政复议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经验,从总体要求、明确行政复议监督涉企执法重点、提升行政复议吸纳涉企行政争议能力、做深做实涉企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深化涉企行政复议办案规范效能、强化涉企行政复议以案促治、凝聚规范涉企执法工作合力七个方面提出了22项具体举措,为加强涉企行政复议工作、推动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水平作出明确指引。

    注重对异地执法等情形的审查核实

    《指导意见》明确,加强涉企罚款突出问题治理。注重对大额顶格处罚、无裁量基准处罚、异地执法等情形的审查核实,纠正小错重罚、以罚代管、以罚增收等突出问题。

    加大涉企政务失信监督力度。及时纠正行政机关不依法依约履行行政协议、随意改变行政承诺等失信行为,依法维护有关企业信赖利益等各项合法权益。

    依法办理涉企管理领域案件。紧盯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行政行为,加强行政复议个案监督,坚决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或者不当行政行为。

    强化涉企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及时督促调整影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妨碍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干预各类经营主体自主决策的“红头文件”,促进不同层级的涉企政策同向发力。

    督促涉企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履行。对于有履行内容或者整改要求的涉企行政复议法律文书全面建档立账,逐案督促落实,确保决定内容按期实质性履行到位,意见、建议全面整改落实到位。

    发挥“一网通办”平台数据优势

    《指导意见》强调,畅通涉企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各地发展改革部门、工商联持续加强对涉企政策措施的宣传解读和精准推送。各级地方政府行政复议机构依托行政审批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基层司法所、各类争议化解中心等多种平台,在企业密集的园区、街道、商会以及重点企业设置行政复议服务点,为企业咨询、申请行政复议提供便利。

    完善涉企行政复议受理机制。对主要行政复议申请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及时审查处理,避免企业因非关键性申请材料缺失来回跑、多趟跑。发挥“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平台数据优势,行政复议受理审查环节能够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提取、验证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重复提供。有条件的地区推行涉企行政复议申请审查在本行政区域内“跨域流转、全域通办”,让企业申请行政复议少跑腿、快受理。

    大力推进涉企“在线复议”。在全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平台开设企业申请行政复议专用通道的基础上,拓展线上听取意见、听证等功能应用,加强宣传引导,以科技赋能进一步方便企业参加行政复议。

    持续面向企业宣传行政复议。充分展示行政复议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成果以及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实施成效,邀请企业代表走进行政复议工作场所,互动体验行政复议服务,深化开展行政复议访企宣传活动成效,进一步提升企业对行政复议的知晓度、认可度和首选率。

    链接

    10件典型案例都有哪些特点

    本报综合 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了《行政复议监督规范涉企行政执法典型案例》,这10件典型案例都有哪些特点?

    这批案例反映了各地认真开展行政复议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通过高质效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妥善化解涉企行政争议,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促进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水平。

    一是严格依法纠错,促进行政机关规范涉企执法。行政复议机关对涉企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做到“该纠就纠、有错必纠”,坚决纠正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比如案例一“某公司不服江苏省某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行政复议案”中,行政复议机构审查发现被申请人向开发建设单位收取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依据不合法,主动启动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程序,决定停止规范性文件相关条款的执行,撤销了行政机关乱收费行为,后续又推动废止了相关文件。

    二是聚焦企业经营,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行政复议机关跳出“就案办案”的思维模式,积极回应企业民生关切,着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比如案例三“某公司不服广西壮族自治区某市场监督管理局撤销行政许可行政复议案”中,行政复议机构既关注民生实际与企业困境,精准查明申请人实质符合许可条件,协调推动被申请人对申请人重新作出许可,以柔性治理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三是推动守信践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复议机依法纠正行政机关违背约定、未兑现承诺等行为,督促行政机关切实守信践诺,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比如案例四“某公司不服湖北省某市人民政府未履行弥补负资产职责行政复议案”中,行政复议机关通过释法说理、搭建调解平台、发送法律风险告知书等方式,推动政府履行多年未落实的补偿承诺,有效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

    四是加强调解和解,推动实现案结事了。行政复议机关充分运用新修订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调解和解、督促自行纠错等新机制,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行政复议程序中。比如案例九“某公司不服北京市某街道办事处限期拆除决定行政复议案”中,行政复议机关通过“联动会商”机制推动多部门协同治理,有效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推动行政机关自行纠正违法行为,最终使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