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24名大学生的热血接力
  • 消火栓可不兴有“兼职”
  • 保密治疗抑郁症?假的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8月9日 星期六

24名大学生的热血接力

永州7岁重度地贫女孩遇“血荒”,大学生志愿者组成“帮帮团”接力献血

2025年8月9日


小馨馨帮帮团工作室。组图/央视新闻


志愿者们在陪小馨馨玩。

    据央视  永州7岁的女孩小馨馨是一名重度地中海贫血患者。由于一直没有找到适配的捐献者,她现在每月需要800毫升救命血。

    去年12月,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在做社区服务时,偶然得知了小馨馨的情况,他们决定帮助这个小女孩。几天后,一封“地贫宝宝急需A型血”的电子倡议书传遍了校园每个角落,并很快招募到了24名大学生志愿者,成立了“小馨馨帮帮团”。

    为了让小馨馨不再面临断血危机,“小馨馨帮帮团”还确立了“毕业一人、补充一人”的循环机制。那么,他们是如何运行的?里面的大学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当地用血紧张多次面临断血危机

    小馨馨两岁时被确诊为重度地中海贫血。这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需要接受骨髓移植才能痊愈。在找到适配的捐献者前,小馨馨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

    然而,小馨馨的父母都是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不具备献血条件,当地血库又供血紧张,这使小馨馨的治疗经常面临“血荒”。为了维持女儿的生命,妈妈李湘苗不得不经常带着孩子在城市的献血屋旁蹲守,寻找愿意帮他们的好心人。

    正常情况下,小馨馨每个月需要输血两次。但因血源不稳定,她有时时隔20多天才能输上。

    找血液来源,也成了李湘苗每个月最焦虑的事。

    去年年底,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队的唐新宇老师和学生们在献血屋开展志愿服务时,认识了正在血站蹲守的李湘苗。唐新宇有一个女儿,年龄和小馨馨一样,看着身形瘦削、脸色惨白的小馨馨,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如果这个事情发生在我女儿的身上,我会多么的无助。看到她手上密密麻麻的针眼,真的很心疼。了解这个情况后,我就想怎么能帮助到她。”唐新宇表示,他向永州市中心血站询问后,得知全市血液属于紧张平衡状态,市民捐献的血液要优先满足抢救用血,然后才能轮到像小馨馨这样的常见病人的身上。因此,血站建议唐新宇,最好能找人定向为小馨馨献血。

    献血“从一个人到一个团”

    唐新宇明白,对小馨馨这样的重度地贫患者来说,有了稳定的血液来源,才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身体条件,才能为未来做骨髓移植做好准备。于是,他回到学校后,立即制定援助计划,并写了一封电子倡议书。他想发动学校的学生参与,一起为小馨馨献血。但他之前从未做过这种事,心里还是非常忐忑。

    唐新宇没有想到,倡议书发出去不到24小时,就接到了30多个学生的来电,涉及学校的所有年级和专业。其中,就包括19岁的唐俊杰。他是大二学生,就读于机电一体化智能装备专业。两年前,他因一场车祸,命悬一线,是手术室里1600毫升的血液把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得知小馨馨的遭遇后,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报名后的第二个月,唐俊杰就进行了献血。两天后,在医院的儿科病房里,鲜血缓缓注入小馨馨的身体,她苍白的小脸上又有了红润。

    此后,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报名学生的人数还在增加,唐新宇不得不进行筛选。

    今年1月开始,由24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小馨馨帮帮团”正式运行。为了让小馨馨有更好的输血体验,他们联系医院,为小馨馨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她在医院检查和等候的时间。

    今年3月初,在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积极协调下,其附属医院承诺为小馨馨专门开辟“绿色通道”。

    李湘苗介绍,以前在别的医院,按照正常流程,要等三四个小时才能输上血。现在开通了绿色通道以后,输血有专人专送,每次来个把小时就输上了。

    有了稳定的血液来源,半年多来,小馨馨的病情逐渐好转,各项指标也都趋于正常,学习生活和普通孩子差不多,成绩也上来了。

    学生持续接力,为“生命续航”

    每次到医院输血,“帮帮团”的志愿者都会陪小馨馨玩。因为长年患病,小馨馨少了很多和同龄孩子玩耍的机会,人也变得寡言少语。志愿者的陪伴,让她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

    在帮小馨馨的过程中,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也发现了他们一直在寻找的自我价值。

    唐新宇介绍,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很多是从农村出来的。他们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自身心理方面也有一些不自信,但都通过志愿服务得到了提升。

    暑期开始后,“小馨馨帮帮团”的几名高年级学生要去外地长期实习。为了让团队保持稳定,唐新宇提前招募了一批新的学生志愿者。他们还在学校图书馆进行了交接仪式,团队继续保持24人的“满编”状态。

    给小馨馨志愿献血的24名大学生中,有人的父母就是无偿献血者,还有人自己也曾是献血的受益者。所以这场接力的实际规模比我们看到的要大得多,它既包括了这24名大学生之间、新老力量交替之间,也包括代与代之间和更广泛的帮助者和受助者之间的接力,接续不断,因而力大无穷。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