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大增
2025年8月9日
本报长沙讯 8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湖南金融监管局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2025年上半年湖南省银行业保险业运行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保险业总资产规模迈上11万亿新台阶,达11.5万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银行业总资产10.97万亿元,同比增长7.4%;保险业总资产5569亿元,同比增长9.3%。 不仅是资产稳步增长,金融供给也在持续扩容。 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各项存款余额8.8万亿元,同比增长8.3%;各项贷款余额7.8万亿元,同比增长6.7%。 上半年,全省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1199.7亿元,同比增长2.7%,其中,财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60.8亿元,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838.9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158.7万亿元,同比增长13.9%,累计赔付支出469.68亿元,同比增长14.8%。 此外,风险指标保持稳健。 截至6月末,全省银行业不良率1.4%、低于全国水平0.05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99.2%,同比上升0.29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55.1亿元,同比多处置49.9亿元。 法人银行整体资本充足率13.28%,法人保险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99.7%,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整体保持较强风险抵补能力。 记者李鑫智 湘江边“金融巨舰”逐渐成形 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力争下月主体封顶 本报综合 湖南湘江新区微信公众号8月8日消息,一座承载着中部金融梦想的“金融巨舰”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正顶着烈日,在建设者们汗水的浇灌下加速“成长”。目前,该项目已全面进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冲刺阶段,力争今年9月主体封顶。 建筑轮廓日益清晰 湘江基金小镇于2017年7月由湖南省政府授牌成立,是湖南唯一的省级基金小镇,目前已成功跻身全国基金小镇第四。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东临湘江、北靠福元路大桥,总投资约7亿元,占地面积49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4.8万平方米(其中地下室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由3栋现代化办公建筑组成,于今年3月正式开工。如今,这片曾经与水争锋的基坑之上,三栋办公建筑已破土而出,建筑轮廓日益清晰。 步入施工现场,热浪裹挟着建设的热潮扑面而来,钢筋丛林在骄阳下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在已建至数层高的楼面上,钢筋工李师傅正带着班组进行紧张的钢筋绑扎作业,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现在这钢筋,摸着都烫手!”李师傅一边熟练地弯折、绑扎,一边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憨厚地笑道,“绑一个接头,汗珠子能滴七八滴。可不敢马虎,这以后可是我们湖南金融的新名片,再热也得把活干精细了!”像李师傅这样坚守一线的建设者,现场有300余名,他们构成了项目冲刺节点的中坚力量。在主要作业时段的施工高峰期,人员更是超过400人。 智慧应对高温“烤”验 面对紧张的总工期和持续高温的双重“烤”验,项目团队打出了一套“保产防暑组合拳”。“项目充分利用‘BIM+智慧工地’系统,实现‘空间换时间’,极大提升场地利用效率和整体施工速度。”麓谷建工湘江基金小镇二期项目负责人彭永强介绍,为应对高温,项目部严格实行“错峰施工”,清晨6时至上午10时,下午4时至晚间8时成为主要作业时段,最大程度减少热辐射伤害。在机器轰鸣、热浪翻涌的工地一角,一座蓝顶的“清凉驿站”格外醒目。步入其中,工业风扇正呼呼地送出凉风,不锈钢桶里盛满了凉茶,角落堆放的西瓜散发着诱人的清甜,医药箱内的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个小小的驿站,是项目部对工友们温情的守护,也是保障工友们连续作战能力的重要一环。 作为湘江基金小镇“2.0版本”的核心载体,项目二期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湘江基金小镇体量,成为湖南金融中心新地标,为打造“中部基金集聚高地”和“产融服务高地”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