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遇见湖湘热辣
2025上海书展开幕,湖南主宾省精彩亮相
2025年8月14日
本报记者周诗浩上海报道 一缕沁人书香悄然漫开,为申城的夏日带来清凉。8月13日,2025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在上海展览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步入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醒目的“湖南主宾省”展区(Z-01)人头攒动。 这也是继2013年之后,湖南再次以主宾省身份亮相这一文化盛事。本届书展上,湖南出版集团、中南传媒携旗下12家出版发行单位、超4000种精品湘书、29场精彩活动重磅登场。 湘味书香,与申城读者共赴美好 “哇,这个瓷器玩偶好可爱!”一名戴眼镜的小男孩在文创展台前,惊喜地拿起一枚瓷器质地的玩偶。在他几步之外的精品书台旁边,几位老伯正饶有兴致地翻阅着厚重的《曾国藩全集》,不时低声交流。 湖南展区内,从宏大的主题出版巨著到精美的少儿绘本,从深邃的学术典籍到畅销的文学小说,吸引着不同年龄层的读者。 “我是专门冲着湖南展区来的。”家住上海浦东的张女士一边翻阅《桂林!桂林!中国文艺抗战》《漫画里的抗战》,一边对记者说,“湖南的主题出版做得很有特色,既有深度又接地气。” 带着女儿来逛展的李先生则在“神探迈克狐”系列书架前挪不开脚步。他表示:“孩子特别喜欢这个系列,阅读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们今天早早就来排队参观上海书展了。” 精品力作、重磅新书、名家大咖、特色文创齐聚一堂,本届书展上,湖南出版为申城读者奉上一场诚意满满、色香味俱全的“湘味”文化盛宴。 精品陈列,出版湘军赓续湖湘文脉 湖南与上海,虽相隔千里,文化渊源却深厚绵长。本届上海书展,湖南出版围绕“三个文化”,精选300种重点图书与广大读者见面。这些图书,犹如一幅幅瑰丽画卷,集中展示主题出版、获奖精品、重大文化工程等最新出版成果。 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三张湖南文化名片在书页间熠熠生辉。在湖南展区的精品书台前,鲁迅文学奖得主丁晓平的重大历史题材新作《靠什么团结凭什么胜利:中共七大启示录》吸引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视角很新,解读也很专业、深刻,写得有力量!”他边翻边感慨。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漫画里的抗战》《芷江童年系列》《桂林!桂林!中国文艺抗战》则让年轻读者们通过生动的画面触摸历史。 获奖图书区同样星光璀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作品《奔向共同富裕》,生动解读共同富裕宏伟蓝图;年度“中国好书”《亲爱的人们》《毛泽东文谭》,以及入围佳作《绣虎少年》等,彰显湖南出版的深厚底蕴与强大实力。 《走马楼西汉简牍》《湖湘文化通史》《袁隆平全集》等“大部头”前,则聚集着不少专业读者在仔细研究。来自上海静安区的张先生,在翻阅湖南出版的重点新书《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时,还频频点头。“这本书打开了我对汉服的新认识,它以历史考据为线索,还与我们当下的时尚解读相融合,真的没想到,马王堆的服饰这么潮!”张先生赞叹道。 《大敦煌》《哪吒》《功名诀:左宗棠镜像》等新书也吸引了众多目光。“我是个历史迷,对湘军精神和湖湘志士的故事格外感兴趣。我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这本《功名诀:左宗棠镜像》的介绍,这次看到实体书,就忍不住驻足翻阅起来。”读者李先生表示。 活动荟萃,让书香从书架走向生活C位 “湖南人能吃辣椒会出书,一半霸蛮劲,一半书卷气。”这句在出版界流传的话,在湖南展台得到了生动诠释。 展台前方的数字屏幕上,遒劲的汉字如墨滴入水般在辣椒红背景中晕染开来。由艺术灯光制作的岳麓书院飞檐斗拱,也在光影交错中高高矗立,门楣上的“岳麓书院”字形泛着耀眼的光泽,书院门头流动的灯光带也将千年文脉与湖湘热辣融铸成一场沉浸式文化展演。 不少读者行走到这里,都会掏出手机或举起相机拍照合影。连着拍了几张照片的郑先生表示:“书香馥郁的上海书展,在这里好像还插上了科技的翅膀,书香也变得更科技更立体,值得打卡拍照!” 服务读者、推广阅读,是出版湘军一以贯之的职责和使命。本届上海书展,除了琳琅满目的图书,湖南出版还准备了29场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阅读变得更有温度。 当日下午,“湘沪携手文脉共承”——中南传媒精品图书推介暨合作伙伴签约主题活动、“永不忘记”——“711矿”重点图书推介会、《恐龙:称霸之路》新书分享会等多场精彩活动也将持续举行。 之后几天,湖南出版精心策划组织的人生不常遇——《原来你是这样的常玉》新书分享会、王跃文作品签售会、阎真作品签售会、《时间简史》(插图版)新书分享会、《桃花源没事儿》马伯庸见微系列图书分享暨读者见面会、《何以汉服:重新发现马王堆汉墓服饰》图书分享会等20余场活动也将精彩亮相,让湘书的馥郁书香浸润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