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工资拆分发放工伤赔偿怎么计算
  • “扁带之王”花落谁家?
  • 蛋糕店原材料过期近9个月
  • 感谢妈妈放下工作陪读三年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爱心改变命运

感谢妈妈放下工作陪读三年

永州“田埂少年”被上海交大录取,希望以后能继续深造

2025年8月15日


刘嘉华(左一)。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长沙讯 “奶奶前几年去世了,爷爷当过兵,现在80多岁,患脑梗和严重的糖尿病……妈妈在家陪读,爸爸在外做刷腻子工(刮腻子),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电话那头,永州的“田埂少年”刘嘉华语气平静地描述着自己的家境。记者了解到,他刚刚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刘嘉华告诉记者,父亲的一份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三代人的生活:爷爷的医药赡养、母亲的生活开支以及他自己的教育费用。他坦言:“如果父亲一个人承担(我的教育费用),压力非常大。”

    家庭的经济压力,刘嘉华在小学时就已隐约感知。“小学在农村,周围很多同学都有手机,但我没有。那时我就感觉到,家里的条件不太一样。”尽管父母从未向他诉说难处,敏感的他早已了然于心。

    物质的匮乏,让本就内向的他更倾向于向内心求索。于是,书本成为他构筑内心世界、对话未来的桥梁。“我本身不太喜欢跟人交流,学习就成了寄托。”

    回望求学路,他回忆到,初三升高一那年,他因成绩优异获得重点中学直升班的资格,班主任的一通电话,让远在浙江打工的母亲毅然放下工作,赶回永州老家,开始了三年的全职陪读。

    他特意强调:“陪读本身就很辛苦,更不易的是,妈妈还要奔波于县城与村里,照顾患病的爷爷,操持繁重的农活,那份艰辛,难以想象。”

    今年高考,刘嘉华以672分的成绩叩开了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的大门。

    谈及选择上海交大机械专业的原因,刘嘉华展现了超乎年龄的成熟与务实。“主要考虑了理科基础和家庭情况。家里支持不了我走纯理论科研的路,工科应用性强,未来就业也更稳妥。”

    对于未来,他的目标清晰笃定:“至少要读研究生。”他的父母对此全力支持。

    面对每年学费7800元与住宿费1200元的压力,刘嘉华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他深知,尽管学费有了着落,生活费等开支叠加,对家庭的负担依然不轻。于是,他通过永州市慈善总会成功获得了“爱心改变命运”助学金。“感谢慈善总会,申请很顺利,没让我多操心。”他说。

    对于社会的援助,刘嘉华心怀感恩,更思回报。他坚定地表示:“将来有所成就,我定会尽力回馈社会,将这份善意传递下去。”

    记者吴雨晴

上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