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宁电入湘”工程全面投产送电
  • 沈晓明与沈莹一行会谈
  • 持续丰富期货市场产品供给
  • 初步建立石窟寺系统性保护体系
  • 今明湖南多阵雨,高温略有缓解
  • 岳阳虞公港疏港公路有新进展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宁电入湘”工程全面投产送电

李邑飞沈晓明出席张雨浦毛伟明张智刚致辞

2025年8月21日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宁电入湘”工程直流输电线路(无人机照片)。组图/新华社


这是8月20日拍摄的“宁电入湘”工程中宁换流站内的极Ⅰ低端换流变广场。

    本报长沙讯  20日,宁夏至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仪式在湖南、宁夏同步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出席,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张雨浦,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致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庞骁刚出席。

    张雨浦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全区各族人民,向“宁电入湘”工程正式送电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国家有关部门、国网公司和湖南省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该工程对服务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发挥宁夏优势、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宁夏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宁夏电安全、稳定、高效送达湖南,全力保障项目产能达标、经济达效,全面深化与湖南省、国家电网的合作,着力打造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为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毛伟明指出,“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工程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落实国家“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开发战略要求,实现了行业、国内、国际“三个领先”,创造了推动前期工作、项目建设、调试运行“三个速度”,在湘宁两地架起了一条绿色发展、转型升级、合作共赢之路。湖南将以工程全面投产为契机,加快推进湘宁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开发建设,推动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着力打造湘宁两地合作新样板、湖南能源安全新支撑、湖南能源革命新示范。

    张智刚表示,宁夏至湖南特高压工程是“十四五”规划中首条获批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标志性工程,工程投产送电离不开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一步,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强科学调度和运行管理,扎实做好工程运维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强劲动能。

    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雷东生、陈春平,湖南省领导张迎春出席。

    “宁电入湘”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起于宁夏中卫,途经甘肃、陕西、重庆、湖北,止于湖南衡阳,线路全长1616公里,总投资281亿元。工程新能源装机占比超70%,最大输送电力达800万千瓦,年输送电量达400亿千瓦时,约占我省年用电量的六分之一。

    湖南日报记者刘燕娟孙敏坚

    链接

    翻高山跨黄河过长江看“宁电”如何“入湘”

    据央视  8月20日,宁夏-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

    工程于2023年5月获得核准,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也是我国首条获批的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预计输送新能源电量超过50%,减排二氧化碳1600万吨,对于大规模消纳“沙戈荒”新能源、服务宁夏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湖南电力保供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塞上江南的电力,一路跨越黄河、长江等14条通航河流,跨越高铁9次,电气化铁路14次,高速公路36次,各电压等级输电线路187次,经过1616公里,最终到达三湘大地。

    面对如此遥远的输电距离,为何要采用特高压直流电呢?输电线路是电力传输的关键通道,其重要性宛如人体血管,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源源不断输送至各个用电区域,以满足生产生活所需。

    特高压技术是指电压等级为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输电线路和±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输电线路,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优势显著:

    输电容量大,能实现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输送,显著降低单位功率的输电成本;输电效率高,线路损耗远低于传统高压输电,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节约土地资源,相同输送容量下,特高压线路走廊宽度更窄,能有效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增强电网稳定性,有助于构建坚强的智能电网,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适用于远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尤其是从西部大型能源基地向东部负荷中心输电,例如我国的“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多采用特高压直流技术。

    我国在特高压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已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网络。

    送电1秒够一家三口用3个半月

    据央视  “宁电入湘”工程全面投产送电,从宁夏到湖南输电需要多久?工程正式投产后又会给湖南带来哪些便利呢?一起来看看这条“高速路”的起点和终点是怎样工作的吧。

    宁夏

    输电到湖南只需约0.005秒

    从宁夏到湖南输电只需约0.005秒,通俗讲就是二百分之一秒,也就是说连一眨眼的时间都用不上,就可跨越上千公里,直通湖南。这条“电力高速路”可以说把西北和湖南紧紧相连,说得更直白点,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高速公路,一端在宁夏中卫,另一端连接湖南衡阳。

    风能、太阳能在我国能源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宁夏通过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地区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不断助力能源绿色发展。大家印象中的沙漠是不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现实中的沙漠并非都是如此。腾格里沙漠上可以看到风电机组叶片在旋转,还有大片光伏板闪闪发亮,这就是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也是我国首批千万千瓦级“沙戈荒”能源大基地,是“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它就像给清洁能源开了条“绿色通道”。

    宁电入湘的电是如何产生的呢?就是从这440余万块光伏板发出来的,如果按照每小时为湖南输送400万度电,单算光伏的话,就相当于200万块光伏板产生的电量,也可以说宁夏一块板湖南两度电。这里年发电量可以满足300万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据介绍,从试运行开始,宁夏已累计向湖南输送电量超35亿度电。

    对宁夏来说,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过去经常“发得出电,却难以输出去”。如今通过这条特高压线路,把风能和光伏发电变成实际收益,同时也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宁电入湘”不仅是一条输电通道,更是一条“共赢之路”。它让西部丰富的风光“活”起来,也让中东部的用电更绿色,老百姓也能感受到,清洁能源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下次开空调、吹风扇时,也许用的就是宁夏沙漠里的“绿电”。

    湖南

    衡阳换流站正式投产送电

    记者在当天下午3时,用红外热像仪拍摄画面。紫红色勾勒出铁塔和线路的形状,测得电线的温度是36.6℃和37.1℃,和衡阳户外的温度基本一致。这可是在特高压带电运行的状态,线路要通过5000安电流,还被太阳暴晒的情况下,线路没有过热,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这说明这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损耗很小。

    跨越1616公里的宁电到了湖南,怎么送到千家万户呢?首先是换流。±800千伏的直流电通过阀厅、换流变压器组成的逆变回路,首先变为500千伏的交流电,通过厂房、2个50米高的构架接入湖南主电网,就可以输送到衡阳、郴州、永州等地方。

    再接下来,根据电网分布和用电需求,进一步降为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10千伏之后,最后降为适合家用380伏或220伏,就可以进入千家万户了。±400千伏双极低端直流系统,在眨眼间,从宁夏就输送过来1111度电,按一家三口一个月300度左右的用电量,可供这家人用3个半月。下一步等±800千伏双极高端直流系统运行后,1秒钟送来的电量就可供一家三口用7个多月。

    这些年,湖南电力一直面临能源禀赋不足、电力需求旺盛、保供压力大的局面。湖南积极向“外”发力,目前已形成南阳-荆门-长沙与南昌-长沙两回特高压交流,分别与湖北、江西电网联络;2017年投运酒泉-湖南直流工程,实现了从甘肃酒泉输电;加上20日投运的宁夏-湖南直流,目前湖南已经形成了“两直两交”的外电格局。除特高压通道外,湖南电网还通过葛岗线等3回500千伏线路与湖北电网联络。现在外来电提供了湖南四分之一以上的电力,是湖南保电的有力支撑。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