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你知道世界蚊子日吗
  • 辟谣所谓“房东税”
  • 免征按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补贴的个人所得税
  • 高空扁带争霸赛落幕
  • 湖南开展住房公积金睡眠账户清理工作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8月21日 星期四

你知道世界蚊子日吗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哪些生活小习惯会养蚊虫

2025年8月21日


近日,长沙,五一广场附近高楼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基孔肯雅热防控宣传标语。图/视觉中国

    据央视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设立这个日子是为了提醒大家,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生物,能影响我们的健康大计。

    近期多地雨水充沛需防范基孔肯雅热

    近期,我国多地雨水充沛,局部区域蚊媒密度仍可能反复波动,为蚊虫的滋生和蚊媒传染病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8月17日,广东省疾控局发布通告称,8月10日0时—16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830例;截至8月17日24时,广西南宁发现10例基孔肯雅热病例;8月18日,广西贺州发现1例基孔肯雅热病例,广西百色发现6例基孔肯雅热病例。

    近期发布的《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将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由高到低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地区。此次划分的Ⅰ类地区指媒介伊蚊活跃期较长、既往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较多、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相对较高的6个省份,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

    不少人有存雨水浇花的习惯,这看似节约、环保的行为其实容易招来“大麻烦”。

    蚊子的一生有四个发育阶段:卵、幼虫、蛹、成虫,前三个阶段都需要在水中完成。雨后,存水的水缸、水桶等易成为蚊虫的“月子中心”。8月11日上午,徐州市疾控中心及泉山区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到一老小区进行入户监测,看到很多存雨水的容器里,密密麻麻全是小虫。

    徐州市疾控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防治科副研究员李倩介绍,这些小虫叫孑孓,是蚊子的卵泡在水中孵化出的幼虫。如果不及时清理,一周后家中将会被蚊子“狂轰滥炸”。从卵变成蚊子通常需要7到9天,及时清理积水,就能把蚊子扼杀在摇篮里。

    蚊子不挑环境,哪怕只有5毫升水(一个瓶盖的量)也能产卵,已经滋生蚊虫的水,不要倒进下水道里,应直接倒在水泥地上,让幼虫自然干燥死亡。

    选择驱蚊产品时需关注哪些核心指标

    外出活动时,为避免被蚊虫叮咬,建议穿宽松的浅色长袖衣裤,尽量不要在清晨和黄昏这两个花斑蚊活动高峰期外出。

    此外,选择驱蚊产品时也有讲究。

    国家疾控局赴佛山工作组专家、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介绍,首先,驱蚊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有3个标识:农药登记证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以及产品标准号。其中,有农药登记证号,说明产品做过驱蚊效果评价,并且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其次,要关注产品标识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避免使用过期产品。此外,还要关注产品的有效成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和禁忌等。常见的驱蚊产品有效成分为避蚊胺、驱蚊酯等,合格的驱蚊产品至少能有效驱蚊4小时。

    在使用驱蚊产品时,要在产品标注的保护时间内再次喷涂,这样才能持续有效驱蚊。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清掉一盆水,少养百只蚊。防蚊灭蚊并非一人一家之事,提醒左邻右舍,一起清理楼道、绿化带的积水。如发现工地、废弃水池等长期积水,请及时向物业或当地疾控部门报告。

    延伸

    今年欧洲蚊媒疾病疫情数创历史新高

    据央视 当地时间8月20日,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ECDC)表示,今年欧洲发生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和西尼罗河病毒感染病例等蚊媒疾病数量创历史新高,并称气候变化正在导致这种“新常态”。

    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能够传播基孔肯雅病毒的蚊子白纹伊蚊目前已在16个欧洲国家和369个地区蔓延,而十年前仅有114个地区。2025年至今,欧洲已发生27起基孔肯雅病疫情。

    而截至8月13日,欧洲8个国家已报告335例本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病例,19人死亡,其中意大利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感染人数达274人。

    欧洲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表示,欧洲蚊媒疾病的传播季节正在变得更长、更严重。该机构的一份声明显示,这种转变是由气候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例如气温上升、夏季变长、冬季气候变暖以及降雨模式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为蚊子繁殖和传播病毒创造了有利环境。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