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困冷库外卖小哥路过救出
2025年9月3日
本报实习记者史继超记者武华康长沙报道 近日,长沙市民陈女士不慎被困在-20℃冷库,其间她通过货物箱、拖鞋等物品自救。万幸,二十多分钟后,她被路过的外卖员刘旭解救,目前身体无大碍。 陈女士表示日后会好好生活,希望更多人注意工作安全,刘旭则表示,以后若有人求助,自己依然会主动施以援手。 对此,专业人员表示,如遇类似情况,要尽量保持体温,避免过度耗氧,积极寻找手机信号寻求救援。 曾通过水饺箱、拖鞋等物品自救 陈女士介绍,她从事冻货供应链方面的工作,意外发生在8月31日晚。 “6点40分我一个人进入冷库,整理货物。”因为只有一个人,陈女士选择打开冷库大门,没有开启冷库大门上的小门,“正常来说,两个人在场的情况,打开小门从内往外传货物,当时只有一个人,也存在安全意识上的不足。” 因为当天天气较热,冷库内的物品很快受热滴水,担心包装箱被水弄湿,导致货物堆塌掉,陈女士下意识将大门拉紧,但是等她准备出来的时候,发现门已经打不开了。 “冷库大门内侧有一个开关也可以打开门,但当时这个开关的顶针出现了问题,卡死了,门无法从内部打开。”此刻,陈女士彻底被锁在-20℃左右的冷库内,身上没有手机等通讯设备。“当时只穿了一件薄的棉上衣,七分裤。” “我店铺的位置,在那个时间,过往行人较少。”陈女士表示因冷库门、墙壁较厚,且在门缝处安装了保温封条,加之冷库内也缺乏特定工具,一时间她无法强行破门逃生,求救声音也受到一定阻隔。 “我爱人当时在值班,这个时间可能不会发觉我出事了。”陈女士表示,在这种环境中,也许用不了很久,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同时,在她看来,这个冷库只有20多个平方米,空间相对小,缺乏活动空间,更容易出现失温、缺氧等问题。 “也许我家人会在几小时内来找我,但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是我最担心的。”陈女士表示。 “开始用手砸,用脚蹬,一直到没有力气。”感觉用处不大,陈女士随后选择搬起30斤重的水饺箱往冷库门上砸。陈女士表示,低温、相对封闭的环境,加上紧张、害怕,她产生了眩晕感。“后来搬不动了,就脱下鞋,隔几秒用力拍打一阵。” “过了一段时间,听到外面有动静,就继续拍打喊救命。”随后,陈女士被外卖员刘旭救出,此时已是晚上7点多,距离事发已有20多分钟。“当时出来后,全身发软。” 陈女士表示,回想起来觉得很幸运能被人发现,但也挺后怕,在现场坐了2个小时才回过神。 外卖小哥:以后还会向他人施以援手 陈女士称,被救后,她曾询问外卖员(刘旭)姓名,“当时他觉得是小事,不愿意留名,最后才给我手机号。他挽救了一个生命,一个家庭。” “当时找不到任何工具和出口,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两个孩子。”陈女士介绍自己的两个孩子——一个上高中,另一个还在上幼儿园。 9月2日,陈女士给救人的外卖员刘旭送上锦旗、包了红包。“后续也会把我公司的一部分红利股份分给老弟(外卖员刘旭)。” “冷库设备(门)会整改,把门往里面开。万一有事,可以从里面打开。”陈女士表示,目前自己的身体已无大碍,经历此事,更加明白生命可贵,会好好生活,也希望所有人,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希望使用冷库的朋友们,一定要经常检查设备;在进冷库时不要把门关死,要把门上小窗打开,它(小窗)不仅是传货窗口,更是应急窗口。”陈女士称这是她用生命风险换来的经验教训。 2日,刘旭向记者介绍,因为配送站点离陈女士的店很近,他当时正好从站点出来,听到隔壁有很急促的声音,就看了一眼。 “咚咚咚的声音,特别急促,不像是装修,又看到灯开着,屋里没有人,声音像是在后面(冷库)发出的,就走进来,听到有求救的声音。”刘旭意识到情况不对,迅速打开了冷库门。 “在发现情况后的一两分钟内就把她(陈女士)救出来了。”刘旭称,自己从事送餐工作,对于一些安全问题相对敏感。他还表示,以后若有人求助,自己依然会主动施以援手。 现场,刘旭一边说一边匆匆扶正头盔,准备当天的送单工作。 缺氧、寒冷成为被困者最大敌人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被困冷库的情况并不少见。 对此,长沙市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表示,如遇此事,被困者务必要冷静,尽可能把自己缩成一团,减少散热面积,如果冷库内有塑料、纸壳,可以取下围在身上尽量保温。“要使劲敲击冷库门部分,引起外界关注。” 在部分网友关注的被关冷库缺氧一事上,谭章称的确有部分冷库密闭程度较高,不过冷库环境相对来说不会使被困者迅速窒息,“需要被困者减少动作幅度,降低摄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