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女皇”交出亮眼成绩单
海天味业换帅近一年,半年报显示主要经营数据都在增长
2025年9月3日
本报记者郝咏琪长沙报道 执掌海天味业近一年,“打工女皇”程雪交出了一份令市场颇为满意的成绩单。 海天味业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52亿元、归母净利润约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双双实现了增长。 2025年上半年,调味品行业市场景气度并不高,同行业公司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经营业绩明显下滑。而海天能在低迷环境中实现逆势增长,意义尤为突出。 今年6月,程雪还带领海天味业实现了“A+H”的双重上市。业内人士分析称,在国内调味品市场触及“天花板”的情况下,海天正在谋求海外新空间。 从“打工人”到上市公司董事长 值得注意的是,带领海天味业取得好成绩的“打工女皇”程雪,才刚刚履职董事长一年。 公开资料显示,程雪出生于江苏农村,大学毕业后南下广东打工,从海天味业基层干起。之后,她一路历任策划总监、副总裁、常务副总裁、董事等职。 可以说,海天的每一个关键阶段,都能看到程雪的身影。 早在海天味业1995年启动股改时,25岁的程雪就参与认购,成为当时参与股份认购的749名员工之一。2010年,程雪跻身公司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后来,在《2021胡润中国职业经理人榜》上,程雪还以650亿元财富成为“中国职业经理人首富”,被称为“最牛打工人”。 但她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则是2022年。 那一年,海天陷入添加剂“双标”舆论漩涡,净利润也遭遇上市以来首次下滑。程雪临危受命,出任执行总裁,并罕见地出现在后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在股东大会上,她曾直言:“最难的问题是要与时间赛跑,把多年积累的优势进行迭代、放大、升级和转型。”同时,她敏锐地指出,消费者触达调味品的端口,已经多达100多种。如果不能把新兴渠道一个个做细,海天的传统渠道将被逐步蚕食。 自此,海天开启改革,产品逐步多元化,渠道则加快线上布局,减少对线下依赖。 到今年上半年,海天味业线上渠道在低基数下收入增长约39%至8.42亿元,占比增至5.78%。经销商总数也从2022年底的7172家减少到了今年6月末的6681家,渠道精细化转型效果初显。 上半年业绩逆势增长 自去年9月程雪接任海天味业董事长以来,海天调整见效最直观的体现,莫过于这份2025年半年报。 放眼行业,上半年,中炬高新营收同比下滑18.6%至21.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6.6%至2.6亿元;千禾味业营收同比下滑17.1%至13.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0.8%至1.7亿元。 相比之下,海天的表现格外抢眼。 从业务构成看,酱油仍是“基本盘”。上半年,酱油收入达到79.28亿元,而这一数字,终于超过了2022年中报的74.93亿元,这也意味着,海天终于走出了2022年的舆论阴霾。与此同时,调味酱业务收入16.26亿元,同比增长12.01%;食醋、料酒等其他调味品收入25.06亿元,同比增长16.73%。新业务的加速成长,正在为海天提供第二增长曲线。 对于上半年取得的成绩,海天味业董事兼总裁管江华在9月1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一方面保持了酱油、蚝油和酱料等核心品类的稳健增长,另一方面利用过往优势加速了特色调味品的增长速度。 国际化或成海天新考题 尽管海天已经是调味品龙头,但未来增长空间不足的挑战正摆在面前。 有媒体报道,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曾评价,海天味业在国内调味品市场已触及“天花板”。海天赴港上市时也直言,上市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全球化,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以及竞争力。那么,出海自然成为海天下一阶段业绩增长的重要突破口。 但记者注意到,海天味业并未在此次半年报中披露海外的业绩数据。 “海外业务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取得了较好发展,虽然现阶段整体营收占比不高,但海外有非常广阔的市场与发展机遇,公司也在加快布局与推进各项工作。”在此次的业绩说明会上,管江华回应了外界关注的海外拓展问题。 管江华回应称,面向国际市场,公司将选择消费基础良好、调味品需求旺盛的海外区域优先发展。包括积极拓展海外的经销渠道、加大品牌形象的打造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开发和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等等。 但有专家认为,海天计划的海外拓展路线可能挑战重重。 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天在海外面临三大难题:品牌认知度不足、渠道建设难度大和本地化适应问题。他表示:“不同国家和地区饮食习惯、口味偏好差异大,需进行本地化研发和生产,并且在海外建立完善的销售渠道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此外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也非一蹴而就。” 国际注册创新管理师、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兼CEO卢克林则向记者表示,海天在海外的发展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渠道壁垒。 卢克林表示,在欧美日市场,大概有70%的调味品依赖餐饮供应链,比如Sysco、USFoods已签长单,中国品牌难以切入。此外,欧盟对于酱油中3-MCPD含量的限制更为严格,增加了合规压力。他认为,未来三到五年,结构性机会或仍在国内。“海天在海外收入占比即便达到15%,可能对利润贡献也不高。出海是长坡厚雪,但短期来看更像估值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