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整座城都是你的开学礼
  • “疆煤入湘”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 探索老旧住房改造新模式
  • 加大行业急需的标准供给力度
  • 长沙黄龙路二期预计春节前贯通
  • 长沙新增一条社区微循环公交线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9月5日 星期五

“疆煤入湘”铁水联运专列首发

2025年9月5日


9月4日,“疆煤入湘”铁水联运专列首发。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长沙讯  9月4日15时38分,一列满载新疆煤炭的铁水联运专列从长沙新港专用铁路线缓缓驶出,预计16小时后抵达大唐华银金竹山电厂,完成从新疆到湖南电厂的首次“铁—水—铁”联运旅程,标志着“疆煤入湘”铁水联运通道正式贯通。

    此次专列的成功开行,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港口、用电企业协同联动的成果,充分发挥了铁路运输运能大、成本低、安全性高的优势,有效衔接水运干线,打通了铁水联运“最后一公里”,为能源保供开辟了新通道。

    湖南省作为能源消费大省,电煤需求量大,传统上主要依赖晋陕蒙等地煤炭调入。近年来,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调整和运输结构优化,新疆煤炭资源逐渐成为补充湖南能源缺口的重要来源,2024年疆煤入湘821.5万吨,约占湖南省外煤调入总量的11%,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

    铁路与水运的在运能、成本、安全等方面的组合优势,是本次专列成功开行的重要原因。原来,疆煤入湘主要是采用新疆至省内电厂专用铁路的铁路直达模式,或由新疆铁运至重庆,船运至湘江沿岸码头,最后经公路运至各个电厂的“铁-水-公”模式,物流成本较高,对环境的影响较大。

    “此次采用‘铁—水—铁’多式联运,相较铁路直达运输成本降低约21%;对比‘铁—水—公’模式,铁路成组运输能大幅提升运能利用率,并有效减少货物撒漏和扬尘,降低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长沙铁路物流中心营销部大宗货物室主任彭鹏说道。

    接下来,湖南铁路部门将以此次专列开行为契机,继续深化与港口、用煤企业的合作,持续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能与成本优势,加快构建稳定、高效、绿色的能源运输体系。

    记者黎棠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