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版新闻

  • 柯克枪杀案凶手面临死刑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9月18日 星期四

柯克枪杀案凶手面临死刑

柯克之死进一步撕裂美国,FBI局长接受国会质询成“吵架比赛”

2025年9月18日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卡什·帕特尔。组图/央视新闻


柯克枪杀案嫌疑人泰勒·鲁滨逊。


这是2022年8月15日在美国华盛顿拍摄的联邦调查局总部。图/新华社


民主党参议员科里·布克。

    综合新华社、央视

    美国犹他州犹他县检察官16日对涉嫌枪杀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正式提起诉讼,如罪名成立,鲁滨逊可能面临死刑。而鲁滨逊在作案后与室友的聊天记录16日被曝光,内容包括承认自己是凶手以及枪杀柯克的原因。

    嫌疑人曾发“预告”称:受够他传播的仇恨了

    美国犹他州犹他县检察官杰夫·格雷在16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检方对现年22岁的鲁滨逊初步提出7项罪名指控,包括严重谋杀、非法开枪、妨碍司法、干扰证人证言和在儿童面前实施暴力等。

    根据美国法律,严重谋杀即存在加重情节的谋杀,连同非法开枪,都属于一级重罪指控;妨碍司法为二级重罪指控。

    格雷说,在新闻发布会前提出初步指控时,检方未明确要求死刑,但这一内容会写入当天晚些时候正式提交的法律文件中。格雷说:“新闻发布会结束后,我会提交一份寻求判处死刑的意向通知。我作出这个决定并非轻率之举,完全依据现有直接间接证据以及犯罪性质。”

    此外,据法庭文件显示,鲁滨逊在发给室友的短信中承认自己参与了枪杀案。聊天记录显示,鲁滨逊10日发信息请室友查看键盘下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有机会干掉查理·柯克,我要抓住这个机会。”室友对此表示震惊,并问他是否是枪手。鲁滨逊回答说:“是的,我很抱歉。”

    鲁滨逊在信息中写道,他原本打算从逃跑时跳下的地方取回步枪,但事发地大部分区域已被封锁,他本可以“不留下任何证据”。

    被室友问及为何选择枪杀柯克时,鲁滨逊说:“他传播的仇恨,我受够了。有些仇恨是无法商量的。”他策划这起犯罪事件已超过一周。鲁滨逊还要求室友删除与他有关的短信。鲁滨逊还称,其父亲是“坚定的‘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支持者”。

    鲁滨逊当天下午在犹他州第四地方法院远程视频出庭,被告知所受指控。

    “缉凶”闹乌龙,FBI局长陷舆论旋涡

    涉嫌刺杀柯克的嫌疑人虽已被捕,对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卡什·帕特尔就这一案件不当表现的质疑仍未结束。近来围绕爱泼斯坦案文件处理方式、解雇“国会山骚乱”调查人员等事件,帕特尔治下的FBI已备受抨击,如今因“缉凶乌龙”再陷舆论旋涡。

    当地时间9月16日,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就帕特尔在柯克遇刺案中的表现以及更广泛问题进行质询。帕特尔此番挨批主要缘于他本人过早发布“嫌疑人已被捕”的乌龙消息。

    柯克10日在犹他州奥勒姆市遭枪击身亡后数小时,帕特尔就在社交媒体宣布FBI已经羁押了一名涉案人员。让公众困惑的是,几乎同时,考克斯在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凶手仍然在逃。当时只有与案件相关的一名人员遭FBI问询。两个小时内,帕特尔再次发帖说,此人已被释放。直到11日晚,距离柯克遇害近36小时后,嫌疑人泰勒·鲁滨逊才被捕。

    16日的听证会也因此召开。但一场有关联邦政府官员履职的听证会,却充满着吵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则是将这次听证会形容为“几场大吵大闹的比赛”。

    在听证会进行到有关爱泼斯坦案相关内容时,帕特尔指责民主党参议员亚当·希夫是“政治小丑”,并打断对方发言指责对方“你堪称美国参议院史上最大的骗子”。

    另一段争吵则爆发于帕特尔与民主党参议员科里·布克之间。科里·布克指责帕特尔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涉及煽动性言论,将“分裂国家”,并威胁说:“帕特尔先生,我认为你不会待太久……我认为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监督听证会。”暗示帕特尔联邦调查局局长的职位不保。科里·布克的发言结束后,帕特尔发声回应,但之后又被科里·布克打断,双方发生激烈争吵。

    此外,帕特尔11日下午在一个视频会议上大发雷霆甚至“爆粗口”,也被美国媒体广为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援引多名未署名的知情人士说法报道,帕特尔在会上指责FBI探员未及时向他提供信息,尤其是最初在夜间发现嫌疑人的监控图像时没有叫醒自己。帕特尔的怒火直指犹他州首府盐湖城负责探员,后者刚上任不久。

    报道援引多名现任或前任执法人员消息说,近期FBI数十名高层人员先后遭裁撤,其中不少人有数十年的缉凶经验,包括FBI驻盐湖城办事处前负责人,这或许影响了柯克遇刺案调查的效率。

    就在柯克遇刺案发生当天,3名在8月被裁的FBI前雇员发起诉讼,指控帕特尔、FBI及其上级机关联邦司法部发起“报复行动”、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解雇了他们。在特朗普今年1月重新入主白宫前,FBI曾多次对他进行调查,包括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通俄门”、2021年“国会山骚乱”和2022年海湖庄园“密件风波”相关调查。特朗普指责司法部和FBI出于政治动机对其进行不公正调查。

    按照美联社的说法,柯克遇刺案暴露出FBI因内部人员变动和政治斗争而四分五裂的现实,而今年2月才上任的帕特尔的领导能力受人质疑。

    柯克生前与帕特尔关系密切,两人都被视作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先前对帕特尔的批评主要来自反特朗普阵营,如今即使保守派圈内对帕特尔也多有不满。保守派智库曼哈顿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知名右翼活动人士克里斯托弗·鲁弗12日在社交媒体X发帖呼吁“换人”:“共和党人该评估帕特尔适不适合领导FBI了。”

    意见不一就被解雇“开盒”,至少15人被解雇或停职

    综合路透社、福克斯新闻台等媒体报道,柯克遭枪杀以来,在美国至少有15人因在网上发表“不当”言论被解雇或停职,其中包括记者、学术工作者和教师等。美国企业、教育界的不少人员都因对柯克之死发表“消极言论”而受到围攻和惩罚。而一些支持柯克的群体则通过“人肉搜索”“开盒”等手段追踪和他们意见不统一的人。美国《人物》杂志评论称,柯克遭枪杀后,美国社会分裂情绪空前高涨。

    据报道,12日,美国某办公用品零售商宣布,该公司密歇根州门店的一名员工因拒绝打印有关查理·柯克的海报而被解雇;州立东田纳西大学的两名教职人员和达美航空的几名员工也因发布“不当言论”被暂时停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近日,一个名叫“揭露杀害查理凶手”的网站引起美国各界的关注。该网站收集了一些涉嫌“庆祝查理·柯克之死”的人的个人信息,并将其公布在网络上。报道称,被该网站标记的人士中,有些人只是提到了柯克的拥枪立场,还有人仅仅表示“世界仍会继续运转”。美国媒体担忧,个人信息在网上被广泛传播可能导致严重的网络骚扰和暴力事件。

    与此同时,美国部分政界人士还威胁要驱逐发表“不当言论”的外籍人士或移民。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兰多公开表示,任何外籍人士若在社交媒体上“赞赏、辩解或对柯克之死轻描淡写”,将被视为“美化暴力”,可能面临签证吊销、拒签或被驱逐出境。他还呼吁网民举报相关言论,并承诺将“即时撤销涉事者的签证”。

    此外,尽管这起枪击事件仍在调查中,但美国两党已开始围绕枪手的身份背景和作案动机相互指责。部分共和党籍议员称民主党应对事件负责,而民主党人则表示,枪手的父母都支持共和党,是现任政府的核心政治议程出了问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文章中称,如果说这个国家有一件事大家都认同,那就是美国已经支离破碎。

    党争极化导致美国社会彻底撕裂

    专家表示,柯克之死正在引发美国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对决。而这种对决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社会因为不同政治立场而导致的彻底撕裂和对峙。

    柯克事件发生之后,美国社会层面上出现了一连串匪夷所思的连锁反应。这样一个具有极强党争性的事件,正在引发美国社会内部不同群体之间一次又一次的对决。对决背后反映出的是美国社会层面,因为不同政治立场而被彻底撕裂、彻底的对峙,甚至要彻底的以最大化攻击对方为目标,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这种状态的长期存在导致美国社会难以形成任何共识,美国社会持续撕裂,最终导致各种动荡与混乱。

    柯克事件发生以后,美国两党一开始还同时站出来谴责政治暴力,但很快就开始相互指责。共和党阵营不断渲染,试图利用柯克事件来进一步动员年轻群体,从而扩大保守派运动的规模与影响力。民主党阵营也借题发挥,强调保守派理念如何不得人心,如何引发极端立场,从而为自身的政治利益服务。

    这样一来外界才发现,其实一开始两党所谓共同反对政治暴力,其实是反对针对自身的政治暴力。换言之,在美国如此党争极化的背景下,任何政治事件都因党争而起,进而又都服务于党争。党争成为美国政治的主题,而党争背后的不同特殊利益的殊死搏斗,也毫无疑问反映出当前美国政治的本质属性。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