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到高铁都藏着北斗黑科技
2025年9月18日
本报株洲讯 “我乘坐过四次智能网联汽车,很舒适,很安全。可以听歌、按摩,我很喜欢!”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英国外教马修说。 北斗+智能网联汽车、北斗+共享电动自行车、北斗+高铁……“北斗+智慧出行”正悄然改变着株洲这座工业城市的交通脉搏。9月15日,记者来到株洲汽车博览园体验哈啰智能网联汽车,走访湖南澳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千寻时空网络(湖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寻湖南公司”),见证北斗产业在日常出行中掀起的技术革命。 作为全国首批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株洲已分批次有条件核准哈啰170辆车开展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资质进阶;哈啰自动驾驶车已累计完成自动驾驶里程40万公里,载客里程35万公里,实现载人示范近3万人次。这款车将在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峰会期间亮相,并面向公众提供动态试乘服务。“北斗技术辅助我们的车辆做导航路径规划,以及实时的路径上报,可以精确到厘米级,保障车辆在路面上的安全。”哈啰集团株洲北斗智联+项目的项目经理颜丁明介绍。 放学时分,只见几名学生骑着标有“北斗千行”的共享电动自行车驶过。和平常的共享电动自行车相比,它更智慧、更精确。“在共享单车行业,消费者吐槽的还车难等问题,都跟是否具备高精度的能力和有效管理紧密相关。我们不仅车辆本身具有北斗时空智能,还会对车辆停放的区域,也就是电子围栏进行位置标识,进行动态跟踪。”千寻湖南公司总经理辛鑫介绍。 乘坐高铁时,很容易感受到手机信号不稳定,在隧道、山区更是如此。那么怎样保证高铁的数据稳定传输到后台?这就要依靠机车的通讯天线。 在湖南澳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检测高铁列车用多频段组合天线。“在没有5G信号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完成信号传输,保证机车运行过程中通讯的稳定可靠。”湖南澳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研发主任罗也荣告诉记者。目前,全国超一半的高铁列车使用该产品。 “株洲正在推动北斗技术从‘天边的北斗’向‘身边的北斗’转变,从行业应用向大众消费领域转变。”株洲市工信局副局长雷学文说。截至目前,株洲已规划133个北斗应用场景,其中46个已建成投用,32个正在建设。从交通出行到物流配送,从城市治理到应急救援,从环境监测到农业生产,“北斗+”和“+北斗”在株洲这片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记者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