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推动北斗更好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 巩固全天候友谊,促进多领域合作
  • 智慧生活在这里触手可及
  • 北斗除了导航还有什么新花样
  • 我国哪吒企业数量达390家
  • 6000亿元MLF操作将开展
  • 吉利星座06组卫星发射成功
  • 世界第一高桥28日建成通车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9月25日 星期四

智慧生活在这里触手可及

2025年9月25日


9月24日,在株洲国际会展中心,观众(右一)在了解一台配有北斗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图/新华社

    本报记者陈张书株洲报道

    9月24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以下简称“北斗峰会”)在株洲开幕。场景示范是本届峰会一大亮点,总布展面积5万平方米,设置“室内+室外”两大展区,上千个应用示范场景亮相。记者当天来到展区一探究竟。

    “老司机”已跑40万公里

    在哈啰展厅里,两台智能网联汽车被围得水泄不通,许多来自外国的客商争相拍照。这两台车外观看起来和普通汽车没什么区别,但却有“智慧大脑”,能自动驾驶,它已经累计完成40万公里自动驾驶里程,安全载客近3万人次。“哈啰已在株洲获得了170辆车的全无人、全时段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资质。”哈啰自动驾驶指挥中心负责人胡华铮介绍,株洲市民点开App下单,3分钟就能叫到车,输入手机号后四位就能开门。

    这些车会根据市场需求逐步投放,未来出门打“无人车”将成常态。“北斗高精度定位是我们自动驾驶的核心保障。”胡华铮表示,这项技术让企业能够更安全地探索商业化路径,也为未来出行提供重要支撑。

    在千寻位置展台前,一辆看似普通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辆车搭载了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将传统定位精度从10米提升至30厘米。

    这是全国首例“北斗时空智能+电动自行车”应用,今年刚在株洲投放5000辆。千寻位置的工作人员演示道:“打开‘北斗千行’小程序,能准确找到附近的车,还车时必须停进画线区域,不然落不了锁。”这有助于解决共享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难题。

    车路协同:室内能管路上车

    有了会自己跑的车,还得有“聪明”的路。在中国电信展台,工作人员坐在模拟驾驶舱里,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远处的小货车就跟着加速、转弯、停车,精准得像被线牵着。“这可是北斗给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中国电信天翼交通方案负责人王紫薇解释,驾驶舱通过北斗定位和5G通信,能实时连接路上的自动驾驶车辆,不仅能改速度、调方向,还能随时接管。

    而去年在株洲落地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已经让当地的智慧道路有了“集体大脑”。“以前车和路是‘各管各的’,现在通过北斗时空数据,能把真实道路‘复制’到电脑里搞数字孪生。”中国电信湖南政企客户事业部田野补充道,这个“中国方案”已在苏州、株洲规模化落地,不仅解决了数据孤岛问题,还通过算网一体化设施降低了硬件部署成本,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交通运营效率与安全性。

    无人机凭北斗实现厘米级精准降落

    在室外展区,几台丰翼无人机静静停放在展台上,吸引了不少目光。这些无人机正在改变着医疗运输和快递配送的物流模式。

    “株洲建成了全国首个‘无人机+北斗’低空综合服务中心。”湖南新翼科技智能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公司已开通医疗运输、快递配送等27条低空航线。

    现在,无人机凭借北斗系统的厘米级降落精度,能实现精准高效的物流配送。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