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向着未来出发,去湖南!
“智汇潇湘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举行,毛伟明出席并讲话
2025年10月13日
本报北京讯 10月12日,“智汇潇湘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盛情邀请广大学子向着未来出发去湖南,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南篇章中挥洒青春、成就梦想。本次招聘活动共拿出1万个以上优质岗位,邀请了北京高校的1万名以上学生参加。 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副省长王俊寿,省政府秘书长瞿海,在京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出席活动。 推介大会上,毛伟明用“眼中的湖南”“心中的希望”“远方的呼唤”三句话向广大在京学子发出邀约。他介绍,湖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厚重的革命文化、活跃的现代文化。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发展动能实现新突破、发展环境实现新跃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湖南潜力无限、前景无限、机遇无限,正抢抓改革开放的时代机遇、激荡创新创造的澎湃活力、铺陈绿水青山的秀美画卷、续写安居乐业的幸福华章。 “只要你来湖南,就一定会找到大放异彩的舞台;只要你是一颗种子,就一定能破土而出、茁壮成长!”毛伟明说,希望大家积极投身到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中来,争当产业发展的“生力军”、科技创新的“探路人”、改革开放的“弄潮儿”,与湖南共同擦亮幸福成色、创造美好明天。湖南将以“真金白银”集聚人才、以“真心实意”招引人才、以“真招实策”服务人才,推出创新创业“七个一”行动,打造“24小时不打烊”招聘平台,为大家来湘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全领域托举、全过程保障。 熊四皓说,湖南创新开展“智汇潇湘才聚湖南”行动,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毕业生把握机遇,走进湖南、扎根湖南,与湖南共创美好未来;希望各用人单位积极揽才、大胆用才、悉心育才,让更多青年英才在湘建功立业;希望高校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引导毕业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希望各地加力落实招才引才优惠政策、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为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龚旗煌说,湖南与北京大学渊源深厚,从长沙临时大学的并肩守望,到新时代产学研的同频共振,双方铸就了深厚的历史情谊与坚韧的精神纽带。此次湖南专场招聘来到北京,是扩大并深化校地合作的具体体现。我们鼓励支持更多青年学子选择湖南,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希望广大学子胸怀“国之大者”、在时代主题中找准人生坐标,面向新质生产力、在关键急需产业中淬炼真本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扎根实践中成就更大作为。 相关企业、单位负责人作为创业和就业代表发言。推介会前,毛伟明还会见了龚旗煌一行,并与北京部分高校代表和湘籍院士专家座谈,就进一步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完善政策支持、加强服务保障等听取意见建议。 湖南日报记者孙敏坚 现场 背着包来长创业,他把星星送上天 本报长沙讯 一个“造卫星”的梦想,如何在湖南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一步步变为现实?12日,“智汇潇湘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推介大会上,天仪研究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峰走上台,带着对航天事业的热忱,向在场众人讲述了一个他与湖南的故事。 杨峰的航天梦,始于2008年。那一年,马斯克的SpaceX成功发射第一枚私人火箭,消息传来,航天院校毕业的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自己要在中国“造卫星”。怀揣着这份执念,他从原单位离职,踏上了充满未知的创业之路。 2016年,杨峰来到长沙,当他带着“想在长沙创业造卫星”的想法,与湘江新区的领导交流时,预想中的质疑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句“试试也不错”的肯定。 杨峰称,正是因为这句鼓励的话,让他在湘江新区扎根,干成了很多事。 而这份支持,远不止于口头的鼓励——实实在在的帮扶很快落地。杨峰和团队不仅获得了人才基金、天使轮投资,还有团队与个人的专项奖励,总计达830万元。回忆起那段时光,杨峰至今记忆犹新:“我们那时候真的叫作背着双肩包创业,就是怀揣着一个想法,带着激情,就拿到了830万元。” 此后近十年,杨峰和他的团队在湖南这片沃土上奋力奔跑,将梦想一点点照进现实。如今的天仪研究院,已累计完成21次太空任务,成功将38颗卫星送入浩瀚太空,逐渐成为中国领先的SAR卫星星座运营商。更值得骄傲的是,天仪的卫星数据已深度融入各行业各领域,尤其是其自主研发的InSAR技术,实现了毫米级形变监测,为地质灾害预警、工程安全监测等诸多领域的安全问题解决,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可能大家对38颗卫星的概念不太清晰,”杨峰解释,“放眼全世界,能够拥有38颗以上卫星的国家,不超过十个。” 谈及在湖南创业的感受,杨峰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体会:湖南的营商环境特别实在。记得创业初期最艰难的时候,湘江新区及时给了人才项目资金和产业扶持资金。这种“放水养鱼”式的支持,不是喊口号,而是真金白银地帮扶。湖南对创业者最大的吸引力,就在于既给你梦想的土壤,又在你需要的时候推你一把。 在杨峰眼中,湖南不仅仅有湘菜,有美丽山水,还有产业政策、配套的产业链,关键还有包容开放的创新氛围,“你们的各种奇思妙想,都能够得到尊重”。 分享的最后,杨峰还不忘化身“湖南推介官”,向在场的北京学弟学妹们发出热情邀约。他以自己为例,真诚地说:“湖南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给我们提供最肥沃的土壤。我想说在座有很多北大的同学,我当年没考上北大,我到湖南创业都能干成这样。你们比我强多了,你们去湖南一定干得比我强的。” 记者曾永红 让更多人看到大学生创业力量 本报长沙讯 10月12日,“智汇潇湘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现场人头攒动。而在这场热闹的招聘会上,一位年轻姑娘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来自长沙望城区竹昕岳科技公司的CEO贾子昕,也是位“00后”创业者。 “长沙给了我们创业资金,是第一个愿意相信我们大学生的城市。长沙的相信,让我们获得了更多人的相信。”面对记者的采访,贾子昕落落大方。据她介绍,其公司的初创团队大多是北大同学,现在做的核心产品是鲜食狗饭,她目前还是北京大学希伯来语和物理专业的双学位大三学生。 谈及为何选择在长沙开启创业路,她介绍,公司在创业启动阶段,从长沙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专项行动中获得了数十万元的支持。而选择长沙,也并非偶然。贾子昕和团队在创业前做了大量市场调研,发现长沙的宠物经济在全国能排进前十,因此非常看好湖南的宠物经济发展未来。 如今,竹昕岳公司在长沙的发展已顺利启航,生产基地、销售团队都扎根于此。 此次带着公司来到北大招聘,贾子昕也有明确的目标:“想招懂宠物饲养、熟悉互联网运营的小伙伴,月薪能给到7000元以上,希望能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把长沙的宠物经济做得更好。” 采访最后,她再次提及对湖南创业政策的感谢:“谢谢湖南省政府给我们这些年轻创业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没有这份支持,我们的‘宠物梦’可能还停留在纸面上。未来,我们也想在长沙继续深耕,让更多人看到大学生创业的力量,也看到长沙这片创业沃土的魅力。” 记者曾永红 数读新闻 超1.47万个岗位进京“招贤纳士” 本报长沙讯 10月12日,“智汇潇湘才聚湖南”北京站专场招聘活动推介大会在北京大学举行,现场发布了岗位需求目录。湖南近500家优质用人单位,超1.47万个岗位进京“招贤纳士”,彰显“求贤若渴、诚纳英才”的诚意。那么,此次招聘岗位有什么特点? 超150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近4600个岗位 岗位适配产业层级高。招聘岗位全面对接湖南“4×4”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现代农业等优势产业方面有超150家制造业企业提供近4600个岗位,岗位占比超过三成;22家产业链“龙头”企业提供超2000个岗位,超过岗位总数的15%。 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58个 岗位数量多、质量优。参加现场招聘的单位,既有“四大实验室”、在湘985高校、重点中学、湘雅系医院等优质事业单位,也有省属一级国有企业,全场共有60多家上市企业和产业链“龙头”企业。企业岗位中,年薪5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58个,年薪20万元至50万元的岗位有2465个,年薪12万元至20万元的岗位有3735个。 技术类岗位需求占到68.6% 从岗位性质看,技术类岗位需求最多,占到总数的68.6%;然后是管理类、销售类、市场类、生产类岗位等。 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占比48.4% 值得关注的是,本场招聘主要面向高校毕业生,并对各学历层次人才均有充分考量。岗位学历要求分布合理,其中要求博士学历的岗位占比26.3%;要求硕士学历的岗位占比23.2%;要求本科学历的岗位占比48.4%;要求专科学历的岗位占比2.1%。 记者曾永红通讯员曾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