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跳岛日记:奔赴15座江心洲,在风中自在呼吸
2025年10月19日
      洲,意为水中陆地。在宋人山水画中,寥寥数笔浅墨勾出的便是洲。它如水墨交融般淡雅、清净,自带一番出世的气质。湘江长沙段江洲众多,除闻名遐迩的橘子洲,还有柳叶洲、牛家洲、洪家洲、鹅洲、兴马洲等。它们仿佛是湘江这幅长卷中的留白,万年流水事,皆在碧波中沉浮,成为人们向往的逍遥之境。     撰文/本报记者钱烨               15封写给长沙的自然情书     “跳岛”原指在海岛之间往来旅行的方式。长沙虽不临海,却坐拥丰富的江洲资源,同样适宜“跳岛”漫游。湘江长沙段现存15个江心洲,自北向南分别是甄皮洲、洪家洲、蔡家洲(长沙航电枢纽所在地)、冯家洲、香炉洲、月亮岛(许家洲)、龙洲、浏阳洲、傅家洲、橘子洲、柳叶洲、柏家洲、巴溪洲、鹅洲、兴马洲,如一串天然珍珠散落江中。它们不仅是地质演变的见证,更是湘江写给长沙的15封自然情书。     秋水渐澄之时,正是探洲“跳岛”的好时节。夏季水位回落,江水清浅,站在绿意盎然的洲岛上,身体如轻舟摇曳,仿佛浮沉于天地之间,这份体验唯长沙独有。这些江心洲是流水与泥沙万年制衡的杰作,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垦居。河洲土壤肥沃,在湘浏盆地之中为长沙先民拓展出宝贵的生存空间。即便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它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自然节奏,成为稀缺的生态留白,也催生了崇尚自然的旅行风尚。     你可在洲岛漫步或骑行,眺望阡陌田野与村庄上空宁静的天际线。流云掠过江面,清风拂过洲岛,时光仿佛在此放缓。相比城市的快节奏,这种“慢”显得尤为珍贵。     15座洲岛,承载着15段自然演进的故事。在城市化的浪潮中,它们依然敞开胸怀,静候探访。它们构成了长沙“山水洲城”独特空间格局的自然骨架:橘子洲承载着城市文化之心,月亮岛变身体育公园,巴溪洲成为生态艺术区,丰富着城市多元空间;南部洲岛如鹅洲、兴马洲仍保留传统农耕,让市民可登岛体验乡土生活。这种多元共生的洲岛体系,让长沙人能自由穿梭于城市和自然之间,享受洲岛独有的孤独与放空,体味“天地一蜉蝣”的逍遥心境。     水与沙的万年博弈     这些江心洲形成于何时?答案藏在湘江水流与泥沙的运动之中。     湘江如一条青绸蜿蜒而过,流经长沙时流速减缓,所携泥沙逐渐沉积,形成冲积洲岛。地质学称之为河流的“慢速雕塑”:上游侵蚀的岩屑经过700多公里跋涉,在此流速骤减而沉积。洪水如自然的刻刀,每一次汛期都在重塑岛屿轮廓,形成“洪水塑形,枯水定貌”的动态地质奇观。     江心洲的形成与江水紧密相关,水沙共同作用产生了江心洲,江心洲在河道中也充当着调和水沙动力平衡的中间体。江水、泥沙、江心洲三者之间相互制约,这场自然博弈可能已经持续数万年,至今仍在继续。     江心洲的面积与形态受到河流水体、泥沙相互影响,湘江的水沙不断调和,随着时间的变迁,塑造出江心洲的形态。长沙段的江心洲多呈梭形、长条形、豆荚形和弯弓形,如香炉洲、傅家洲、鹅洲、洪家洲属梭形,冯家洲、兴马洲为长条形,柳叶洲、柏家洲似豆荚,甄皮洲则如弯弓。     明清时期,大批江西移民迁居至这些江心洲垦殖定居。鹅洲、兴马洲、月亮岛(1985年以前叫许家洲)、傅家洲、蔡家洲、冯家洲、柏家洲等沙洲,都曾留下他们的足迹。尽管四面环水、汛期威胁不断,但充沛的水源与肥沃土壤仍吸引先民冒险拓垦。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因洪灾风险与政策引导,洲上居民陆续迁至内陆,如今仅有洪家洲、鹅洲、兴马洲等少数洲岛还有人烟,其余或开发为公园,或重归“野生”,成为城市中珍贵的生态“留白”。                    在河洲之间,体验长沙慢生活     得天独厚的洲岛资源,使其成为市民郊游探野的理想目的地。15座洲岛地理风貌各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体验:     鹅洲可驾车直达,岛上户外气息浓郁,春季油菜花开遍乡野。乡野壁画妆点村落,江边设有幕布坐席,可迎风观江,惬意悠然。     巴溪洲秋季芦苇荡一望无际,洲上步道蜿蜒,草地柔软,树木葱郁,是让孩子尽情撒野的自然天地。     兴马洲是15个洲岛中唯一通行渡船的河洲。它悬于城南的昭山之下,亦是古“潇湘八景”中“山市晴岚”的组成部分。长条形洲体上有高铁穿行,临水滩涂生满青蒿。渡船可载车上岛,环洲公路行车一周约需半小时。因常受洪水侵扰,兴马洲的房屋聚落都修建在洲堤上,内部圈起来的是鱼塘与稻田,外围是贴近水面的河滩,呈现出独特的适应性人居智慧。     此外,这些河洲也是乡土植物的重要栖息地。从甄皮洲到兴马洲,沿途15个洲岛陆续为乡土植物的繁衍预留了大量生态位。柳树、樟树、榔榆等乡土树种抽出嫩芽,临近水面的洲滩长满嫩黄色的野豌豆,浸着水的湿地,星光点点,湿软的泥土中站着雀舌草白色的小花。即便人流如织的橘子洲,也仍保留了大量樟树、无患子、榔榆等乡土植被,为游人投下绿荫。     天高气爽的秋季是登岛最佳时节,此时洲滩的南荻与芦苇相继开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经》中的意境在此复苏。漫天飞舞的芦花是深秋湘江沿线的河洲上最为壮美的景象。柳叶洲是观赏芦花的最佳河洲之一,如梦似幻的芦花,成片成片生长,一直漫过了水位线。它们在河水边摇曳,在光影中制造了一场极度浪漫的秋之舞。     天气转凉后,在临江草坪支起躺椅,观看夕阳沉入江面,夜间加入民谣Live,或自带乐器即兴演奏。清晨,在鸟鸣声中醒来,推开帐篷,看那江面上薄雾缭绕,如梦如幻,沿着洲岛的小径漫步,探寻那些隐藏在草丛中的小惊喜,说不定会发现几朵娇艳的小花或是几颗奇特的果实……     湘江静静流淌,河洲自在徜徉。每个洲岛都藏着独属自己的浪漫密码,或是那被岁月轻抚的古老礁石,见证着潮起潮落的历史故事;或是那片宁静的浅湾,倒映着蓝天白云下孩子们的甜蜜笑靥;又或是那随风摇曳的芦苇丛,在夕阳的余晖中,为每一对漫步其间的人,编织着金色的梦。15个河洲,就像15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湘江的怀抱中,静待每一位旅人去发现、去体验、去沉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