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河边散步,发现垂钓者似乎多了蛮多。以前一眼望去,一排排长短不一的钓竿,基本上清一色皮肤晒得黝黑的老叟,现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都有,其中不乏毛头小伙,甚至小屁孩。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古人闲暇钓鱼,可能并不在乎钓的过程,也不会在意钓多钓少,而是讲究垂钓意境,很享受诗情画意之美、鱼儿上钩之乐,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叫作——钓鱼情绪价值拉满。
垂钓我非里手,但我喜欢观钓。老爸就是一位资深“钓鱼翁”,几十年风里来雨里去,逢人便戏谑自己每天准时到河边上“上班”。天刚蒙蒙亮,他就捡好行头,背上他的“百宝箱”,踱步来到河堤。在他的“专属地盘”上撑起一把遮阳伞,牢牢支起叉状鱼竿座,用吊绳在河里舀一桶清水(用来养鱼),在鱼钩上串好诱饵,然后甩开膀子,“哦嗬”一声抛开鱼线,“咚”的一声鱼饵和铅头迅即沉入水中。一切准备妥当,老爸跨上小马扎,悠然点上一根白沙烟,眼睛直勾勾盯着鱼漂,静待哪条贪吃的鱼儿先上钩。
一人一竿一钩,绝不使用多线多钩、“炸弹”多钩,这是老爸和众多钓友们严格遵守的一条规矩。他们晓得长江十年禁渔政策,浏阳河也属于禁捕区域,允许娱乐性垂钓,但禁止生产性捕捞。不空手而归,绝不当“空军”,钓友们常常相互炫耀自己的钓技,攀比谁水桶里面的鱼多。大家在一块也刷刷抖音,聊一聊哪里又在举行钓鱼比赛、中国最牛的钓王“天元邓刚”又在哪里“盘老板”、钓花白鲢的话题。“听说上周邓刚就到了我们北乡某一个水库,钓了几十条大鱼,后来老板退钱给他,干脆不让他钓了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垂钓还是有一定技巧的。首先要会“打中食”(土话,抛饵料的意思),将玉米、麦麸等天然谷物和鱼虾粉、诱鱼素按一定比例掺水调和,搓拉均匀,香气扑鼻、拿捏不散、附钩性强为上品。然后抛入水中,行话“打窝”,这是吸引鱼儿过来咬钩的关键。以前也有自制“酒米”的,但嫌繁琐,用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还是喜欢这“四季通杀”的饵料。其次要会看天气、时令和气压,春钓滩、夏钓潭、秋钓荫、冬钓阳,早钓近、午钓远、天阴下雨钓岸边,宁钓日落后、不钓雷雨前,天气闷闷的,鱼儿不上钩。不同季节、不同时令、不同水域,鱼儿摄食积极性有高有低,这就需要垂钓者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平常感悟。再次会使用各种规格的鱼线、鱼钩和粗细不一的鱼竿,能熟练将海竿鱼线抛掷几十米之外。现在还流行一种“路亚”的钓法,就是用一些小泥鳅、蚱蜢的仿真品做成鱼饵,专门吸引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鳜鱼)上钩的。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般人都会选择开阔、障碍物少的地方抛线甩竿,怡然自得。也有人站在大桥上凭栏而钓,躲在桥洞里钓,晚上夜钓,在自己岸边搭建的“钓鱼台”上钓,大有“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之架势。更有“真的猛士”趁河中“放水”的时机,穿上雨裤,跳到河里,于湍急水流中挥竿自如,淡定自若,远远望去,就像一尊“河神”矗立在水中央。也有好心过路人瞧见,忍不住朝他大喊:“老稳点啊,莫绊河里喂鱼去哒!”
不同的人自备不同的手竿,也有不同的钓法钓技,钓上来的鱼也很杂。小一点的有鲫鱼、嫩子鱼(也有叫“游参里”的)、黄尾子、黄鸭叫、鳑鲏鱼(俗称“唐别屎”),大一点的有翘嘴巴、大头鱼、鲢鱼、草鱼、鲤鱼,偶尔也能碰上一两条黄鳝、一只脚鱼、几只大河虾之类的。我小时候跟老爸垂钓,印象最深的是用蚯蚓钓沙鳅。这家伙酷似泥鳅、嘴巴尖尖、身上有花纹,咬钩后猛地往水底下钻,一扯上来,鱼钩和蚯蚓都吞进肚子里面去了。这时不得不用剪刀“开膛破肚”才能将鱼钩取出来,可以想象这沙鳅吞食时的凶狠劲。
往事悠悠,河水奔流,垂钓者日众。钓鱼虽然是一项竞技运动,但更是普通人最惬意、最舒适、最容易上手、成本又相对低廉的户外休闲方式。钓鱼的人并非都喜欢吃鱼,钓了那么多,冰箱装不下,怎么办?老爸的办法是熏火焙鱼。老爸将积攒多天的杂鱼从冰箱拿出来,先解冻,然后和老妈一起用小剪刀将鱼儿内脏剪掉,晾干水分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铁锅里,用少许茶油淋一下边,煎至微黄。接下来又将鱼儿摆在一张铁丝网上,将铁丝网搁置在一口废弃的铁锅上,锅底铺上一层碎米和米糠,然后点燃柴火,盖好木盖,最好用一条“罗布面巾”塞住木盖和铁锅之间的缝隙,别让烟跑掉了。七八分钟后,经过烟熏后的鱼儿色泽金黄,看相极好,正宗的火焙鱼出炉了,引来家人和左邻右舍的一片赞誉声。
其他钓鱼人,有的是将鱼儿送亲戚朋友,有的是送定点的饭铺酒肆捞点外快,也有的当场“拍卖”,走过路过,谁愿意出价钱谁拿走。如果是钓到一头几斤重的大鲤鱼,呵呵,谁家媳妇肚子里有了,“安胎”最好。每每钓到一头大家伙,立马围上一大堆男女老少(真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在众人的围观中,先让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直到精疲力竭了,保准有一位热心看客用渔网一“兜”,鱼儿乖乖落网。接下来大家都围着这头鱼儿“品头论足”,拍照、录视频、发朋友圈,可以乐乎半天。
每天晨跑,我都可以看见一对老年夫妇在天马大桥下一起垂钓,一人一竿,各自打饵、甩竿,动作娴熟,渔获颇丰。有时老伴扯了一条鱼儿上岸了,另一位马上过来帮忙取钩,人生风雨,这才是真正的“夫唱妇随”啊。我还发现一位老头,八点钟左右老伴保准提着一个保温桶“送早饭来了”,风雨无阻,相伴相依,实乃人间温情。
“我将芳香的饵料,弥散在水中诱惑。鱼漂在波光中微微荡漾,像一颗正在跳动的心脏,怀揣你对水下的遐想。”一位诗友如此描绘道。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观钓,还真别说,可以发现不少生活趣事,领悟人生百味,不亦乐乎! 文/刘佳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