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开幕式宣布多条新政策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事关股市、个人信用、投资者保护
2025年10月28日
      综合央视、证券日报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27日在京开幕,将持续至30日。本届论坛年会聚焦推动全球金融高质量发展,呼吁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激发变革动力、推进重塑行动,共同构建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金融体系。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等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题演讲,公布一系列重要金融改革举措,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稳定性和新动能。     央行     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27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优化数字人民币管理体系,研究优化数字人民币在货币层次之中的定位,支持更多商业银行成为数字人民币业务运营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在上海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跨境合作和使用;在北京设立数字人民币运营管理中心,负责数字人民币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促进数字人民币发展。     2017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发布了多项防范和处置境内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政策文件,目前这些政策文件仍然有效。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执法部门继续打击境内虚拟货币的经营和炒作,维护经济金融秩序,同时密切跟踪、动态评估境外稳定币的发展。     今年初,考虑到债券市场供求不平衡压力较大、市场风险有所累积,中国人民银行暂停了国债买卖。目前,债市整体运行良好,中国人民银行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潘功胜表示,将研究实施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为帮助个人加快修复信用记录,同时发挥违约信用记录的约束效力,人民银行正在研究实施一次性的个人信用救济政策,对于疫情以来违约在一定金额以下且已归还贷款的个人违约信息,将在征信系统中不予展示。计划在明年初执行。     金融监管总局      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27日表示,将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加快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高效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为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提供更多金融资源。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强化全周期综合金融保障,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围绕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强化重大项目资金供给,助推消费扩容升级。优化贸易融资、出口信用保险等跨境服务,加快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加力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推动金融服务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有效满足教体文卫等民生领域金融需求,丰富养老健康保险产品,完善灾害保险保障体系,拓展小微、民营、“三农”金融覆盖面,让普惠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千企万户。     引导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机构找准定位、专注主业、错位竞争,实现特色化经营、差异化发展。引导金融机构树牢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风险观,坚决纠正无序竞争行为,切实维护健康公平的金融秩序。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改革,为完善国际金融监管规则和行业标准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和资本补充力度,丰富处置资源和手段,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加快构建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相适应的融资制度,助力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加快金融法律和监管规制“立改废释”,健全导向鲜明、精准有效的分级分类监管框架。     证监会     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27日表示,将启动实施深化创业板改革,设置更加契合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创新创业企业特征的上市标准,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包容的金融服务。     证监会将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产业整合、做优做强。督促上市公司完善治理、加大分红回购增持力度,以稳健业绩筑牢价值根基,用真金白银回报股东支持。与此同时,着力发挥中长期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企业年金、保险资金等全面落实长周期考核,丰富适配长期投资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努力完善“长钱长投”市场生态。     筑牢防风险、强监管的坚固防线,大力提升投资者权益保护质效。抓防风险,增强风险“四早”防范处置能力,强化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监测,健全长效化稳市机制,防范市场大幅波动;抓强监管,强化“零容忍”执法震慑,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打、打准打疼,持续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优化工作方案》当天正式推出,包括优化准入管理、提高投资运作效率、扩大投资范围等,努力为各类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加透明、便利、高效的制度环境。其中资格审批与开户“高效办成一件事”、对配置型外资准入实行绿色通道两项举措当天就将落地。     《工作方案》提出,力争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推动落实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机制的改革举措,增强制度对境外中长期资金的吸引力,形成在岸与离岸渠道协调互补、配置型与交易型资金平衡发展、境内外证券基金期货机构良性互动的开放新格局。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推动《工作方案》提出的各项开放优化举措尽快落实落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的研究,不断丰富提升对外开放制度吸引力的改革举措。     国家外汇管理局      近期将出台9条政策措施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27日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期将出台9条政策措施,更大力度推动贸易创新发展,还将发布实施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境内企业境外上市资金管理等政策,并在自贸区实施集成式外汇管理改革创新,助力拓展自主开放新局面。     “我们深入推进外汇领域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深化外汇市场发展,为各类主体有效配置外汇资源和管理汇率风险,更好参与全球经贸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朱鹤新介绍,2024年,我国外汇市场交易量较2020年增长37%,涉外收支规模较2020年增长64%。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涉外收支规模为11.6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新高。     朱鹤新表示,未来将着力构建“更加便利、更加开放、更加安全、更加智慧”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越诚信越便利”的外汇政策体系。聚焦贸易便利化,出台新政策推动贸易创新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统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项目高质量开放,深化直接投资、跨境融资、证券投资等重点领域外汇管理改革。     同时,外汇管理部门还将持续提高开放条件下外汇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为促进开放合作、提升经贸韧性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链接     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     据央视 10月27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宣布将发布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后,当日晚间,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推出23项务实举措,不断扎牢织密投资者保护“安全网”。     《若干意见》要求优化新股发行定价机制,研究提高锁定比例更高、锁定期更长的网下投资者的配售比例,从严限制故意抬高或压低报价的询价机构参与首发证券网下询价配售。     另外,《若干意见》倡导上市公司采用注销式回购等方式回报投资者,引导上市公司一年多次分红,增强分红稳定性。中国证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现金分红金额2.3万亿元,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针对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资本市场中的经营机构,与中小投资者不断增长的纠纷问题,《若干意见》督促经营机构推动纠纷得到妥善解决。     《若干意见》要求经营机构提供更多适合中小投资者、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服务实体经济的产品和服务。出现纠纷后,经营机构应推动纠纷得到妥善解决。同时,《若干意见》支持人民法院和仲裁机构在审理相关纠纷中,对业务合同中的格式条款依法作出有利于中小投资者的解释,从而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公平保护。     另外《若干意见》要求营造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公平交易的制度环境,提高融资融券业务透明度和公平性,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加强对交易单元的统一管理,严禁为个别投资者提供特殊便利。     《若干意见》要求强化健全终止上市过程中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制度机制。     《若干意见》要求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过程中,引导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采取先行赔付等措施。在上市公司主动退市过程中,应提供现金选择权等保护措施。     《若干意见》还要求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信息披露造假等严重损害投资者权益的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整治各类不利于投资者保护的市场乱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