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约法三章地方如何跟进
2013年3月19日
“这里我们也约法三章,本届政府内,一是政府性的楼堂馆所一律不得新建;二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三是公费接待、公费出国、公费购车只减不增。这三条中央政府要带头做起,一级做给一级看。” 总理的“约法三章”,掷地有声。“约法三章”,是在中央政府层面对社会长久以来高度关注的政府支出问题的正面回应,也为中央政府支出确立了一个公众看得见、社会可监督的“刚性指标”。这对于减少政府的自利性支出,减少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减少“三公消费”,无疑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中央政府带了好头,地方能否跟进?让“约法三章”产生放大效应,首先是坚持财政体制的改革方向,即将财政体制的主要诉求点,从重视财政收入转向民生投入上来。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财政收支的平衡。但是,追求财政收入的增长,不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唯一追求。民生账才是最大的经济账。财政对于民生的持续倾斜,对于地方政府支出的分配,可以起到纠偏作用。 让“约法三章”产生放大效应,还需要内部决策机制的进一步科学化。地方政府支出的异化,从程序上看源于决策机制不够合理。如果决策、执行和监管机制能够实现平衡,乱花钱现象就能得到有效遏制。 让“约法三章”产生放大效应,还离不开有效的外部监管。这既包括预、决算的民主化、专业化,也包括社会监管机制能够参与到政府支出的监管中来。政府支出的阳光化,是杜绝乱花钱现象的根本保证。 从根本上说,政府职能决定着政府的支出习惯。政府职能从权力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就能够有效减少政府乱花钱现象。(《京华时报》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