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际亮相
2013年3月19日
编辑动机➡ 刚刚落下帷幕的两会,产生了我国新一届领导人。他们上任后的动作成为民众关心的话题。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宣布,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启程对俄罗斯和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大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国际亮相,牵动世界神经。同日,李克强、张德江分别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委员长会议,对今后的工作作出部署。据新华社电 习近平22日启程出访 访问首站是俄罗斯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18日宣布,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总统基奎特、南非共和国总统祖马、刚果共和国总统萨苏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3月22日至30日对上述四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 两会大幕甫落,世界舆论对中国的关注开始聚焦习近平即将开始的俄罗斯、非洲之行。这是中共十八大和全国两会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访。 访问的首站是俄罗斯,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又同为重要新兴经济体,都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互视彼此为主要优先合作伙伴。俄罗斯总统普京形容俄中关系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间新型关系的典范”,双方高层密切交往是两国友好关系的主要特征。普京表示,习近平主席“不久后对俄进行国事访问,这将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件大事,期待访问取得丰硕成果”。 习近平随后依次访问的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布),都是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发展中国家。继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办以来,中非合作内涵日渐扩大和丰富。习近平对非洲三国的访问,有望加快中国与非洲的务实合作,推动更大范围地落实中非业已达成的协议。 在南非德班,习近平将与其他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商议如何完善金砖国家机制、促进金砖与非洲合作。 [解读] “此次访问涵盖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多边等多重因素、多个领域,是中国全方位和平外交的具体体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如此解读出访“路线图”。 对非洲三国之行,前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贵今将看点归结为“有传承、有新意”。在他看来,加大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关注,在治国理政方面交流经验,增加对非洲制造业领域的投资,通过延伸产业链刺激当地就业和产业升级,实现中非经贸合作质的飞跃,都是访问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 谈到此次访问,刘贵今认为,经济层面,中国将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非洲和平与安全的关注,支持非洲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在治国理政方面,双方将就农村、基础设施、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双方共同关心、亟待解决的问题交流经验。 对于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国家发改委外经所国际经济金融研究室主任姚淑梅认为,中国和其他金砖国家在金砖机制建设上的努力,“将为金砖机制注入活力,增强其有效性,加深成员国的信心,并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国家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取得突破,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促进南南合作、南北合作,优化全球治理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链接] “体现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俄关系重视” 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前夕,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为中俄媒体发表题为《中俄共享机遇共谋发展》的文章。李辉说,习近平将于本月22日至24日对俄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俄关系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习近平选择俄罗斯作为担任新职务后的首访国家,体现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中俄关系的高度重视,表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和特殊性。 李辉指出,当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战略互信达到空前高度。在国际舞台上,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地区形势,中俄不断加强战略协作,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给予坚定支持,在应对国际危机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沟通,不仅有效维护了两国利益,也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说,中俄如今都处于各自发展的重要时期。俄已加入世贸组织,正加快实施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战略,中国也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将对俄开放作为全方位开放的重要战略方向。中俄合作潜力大,互补性强,在投资、能源、高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具有广阔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