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莱茵河畔“湘遇”魅力湖南
  • 三名非裔留学生变身熊猫侠
  • 空中救援重症患者
  • 候车室搭起临时产房
  • 醴陵将建省内第一座压气站
  • 岳麓区举行改革开放40年竞赛
  • 学校体育节开出56朵民族花
  • 枫树山大桥小学潇湘小记者站成立
  • 地铁4号线已累积交付16列车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空中救援重症患者

2018年10月31日

    本报长沙讯 10月30日,记者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获悉,数日前该院接到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求助,一名34岁男性患脓毒血症、肺部感染、呼吸衰竭、ARDS、急性肾功能衰竭,经医院积极治疗和抢救,病人病情却持续恶化。

    经讨论,医生紧急决定先派ICU及急救中心ECMO团队赶往怀化进行手术。ECMO团队抵达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后,仅一小时就为患者安装好ECMO人工心肺仪,手术进展顺利。次日,急危重症科副主任刘作良派出ECMO专用救护车从湘雅三医院出发前往怀化第一人民医院准备转运病人。

    虽然患者安装了ECMO,但病人肺功能衰竭,病情随时可能进一步恶化,ECMO和呼吸机又是耗氧量非常大的机器,加上转运路程有400多公里,转运至少要花费5个小时。此情况下,救护车转运行不通。

    刘作良副主任立即启动B计划——空中救援。原本派去的救护车地面跟随,进行道路指引和地面安全保障。

    转运途中,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心率增快,ECMO团队赵尚平医师当机立断将氧浓度打到100%。由于ECMO和呼吸机同时运转,且氧气浓度100%维持,氧气瓶压力显示只剩20%。此时,距长沙还有1个小时的行程,与地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直升机紧急降落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中途补给。

    另一边,湘雅三医院ICU及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早已来到飞机坪做好迎接病人的准备。急危重症科主任杨明施及肖雪飞教授备好移动氧源和备用ECMO,确保万无一失。

    经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病人成功从怀化转运至湘雅三医院ICU,各项生命体征平稳,成功完成湖南首例ECMO空中转运。

    本报记者张树波通讯员余滔蒋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