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着力巩固经济稳中向上向好态势
  • 水情“情报员”:预报后会睡不着
  • 生态绿包裹矿坑“心”
  • 湖南大数据交易中心项目开建
  • “一村一清单”约束小微权力
  • “电商+”助力农特产品销售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电商+”助力农特产品销售

2020年7月16日

    本报长沙讯 受疫情影响,绿色农产品滞销成了压在村民心口的一块大石。“电商+”为村民开辟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新路子。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过时了。农产品这类非标品,直播销售可以增加吸引力和信任度。”益阳安化县金田社区商务代办员说,村子里的电商服务站通过直播带货每月可以售出110件左右农产品,村里的黑茶、土鸡蛋等优质农产品也打破了传统农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局面。

    “三官桥村的面条、竹笋、印子粑粑等,只要质检合格,我们都会在恰创客的平台上代售代发。”益阳市恰创客农业有限公司今年与桃江县修山镇三官桥村签订电商服务深度合作协议,在三官桥村商务服务中心设立网点,由商务代办员代替公司收购农副产品,再汇集到恰创客的中央仓储配送中心,进行包装、分拣以及深加工,最后上架到全市各个线下直营门店和线上平台销售,帮助村民有效解决农特产品进城的问题。

    “现在我可以直接用小程序下单,隔天在村里就拿得到新鲜的水果、海鲜,价格还很实惠。”村民赵爹爹说。

    近年来,益阳重点发展“电商+绿色农产品”模式,努力推进应用广泛、发展集聚、保障健全、城乡均衡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建设。村商务中心和电商服务站的入驻,实现了电子商务服务网点县、镇(乡)、村三级全覆盖,突破了农村商务信息不畅的瓶颈制约,彻底打通了农村电子商务的“最后一公里”。

    记者张沁通讯员易博蔡明李顺

上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