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版新闻

  • 小米YU7上市,雷克萨斯要国产
  • 新能源车改写公务车市场格局
  • 500亿元资金密集入市
  • 零食巨头“分手”再起波澜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小米YU7上市,雷克萨斯要国产

2025年6月30日


小米YU7。图/小米汽车官网

    一周车话

    本报记者胡雄长沙报道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哪些大事?小米YU7上市,“中国长安”更名“辰致汽车科技”,广州市“久摇不中”直接领取号牌,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

    

    

    3分钟,小米YU7大定突破20万台

    6月26日晚,在小米人车家全生态发布会上,备受业界关注的小米YU7正式发售,成为车圈焦点。这是小米汽车旗下第二款车,也是首款SUV,提供9种颜色选择,且包含标准版、Pro版和Max版三个版本。

    价格方面,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现场宣布,YU7标准版定价25.35万元,“比ModelY便宜一万”;Pro版定价27.99万元;Max版定价32.99万元。小米汽车官微随后称,3分钟,小米YU7大定突破20万台。

    如此惊人的订单收集速度,让小米YU7成为汽车行业中一个全新的现象级存在。小米也再一次给其他车企好好上了一课——如何做好一款新能源车,如何卖好一款新能源车。但另一方面,小米汽车的成功却是其他车企很难学习或是模仿的。

    从去年开始,不少车企高管也“模仿”雷军,做企业家IP来推动新品销售。很遗憾,一年过去了,基本没人学会。这次小米YU7的再次火爆,证明了小米汽车所擅长的,不是其他车企随便就能学走的。

    “中国长安”更名“辰致汽车科技”

    6月23日,长安汽车公告称,公司接到控股股东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其名称由“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此次工商变更不涉及股东持股数量及比例变动,对公司治理及生产经营无影响,也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长安与东风属于几大汽车国企中,名字是最容易混淆的,除了内部人士,外人很难分得清长安汽车、中国长安等各种名字。此次中国长安更名辰致汽车科技,背后蕴含着清晰的战略意图和深层次的转型考量。

    原本的“中国长安”名称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整车集团,改名后的辰致汽车科技与长安汽车将形成“零部件+整车”的平行架构,更利于辰致汽车科技实现技术输出与生态构建。

    还有个考量就是此前一度在筹备中的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重组已经取消,双方分别成立新的汽车央企。长安汽车作为曾经兵装集团下属的汽车企业,现在让出的“中国长安”名称,很有可能就是留给了未来的“长安汽车”央企来使用。

    广州市“久摇不中”直接领取号牌

    6月24日,广东省印发《广东省促进经济持续向好服务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方案》。其中提及,广州市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更大力度放宽购车限制性措施、增加购车指标。

    到了6月27日,国家发改委党组在《学习时报》发文指出,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指出,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曾经为了控制交通拥堵,不少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都有着“摇号领取号牌”的政策。随着各种汽车促销政策的出炉,一度“制约”不少城市新车销售的摇号政策也有了松动的迹象。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

    6月27日,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上海正式开工。该项目预计2026年8月竣工,2027年投产,第一辆车将于2027年下线,年产能可达10万辆。从4月22日上海市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金山区政府与丰田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到6月27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仅用时两个多月。

    雷克萨斯终于决定国产了,雷克萨斯要国产的传言传了很多年了。

    可能是凭借“进口车”的身份,一直在中国市场可以“加价销售”,雷克萨斯一直都没有动力国产。随着中国汽车品牌的崛起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领先全球,丰田集团要想在高端品牌上实现电动化,不向中国汽车产业链靠拢,那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也就看到了雷克萨斯“快速”开启了国产之路。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