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版新闻

  • 小米YU7上市,雷克萨斯要国产
  • 新能源车改写公务车市场格局
  • 500亿元资金密集入市
  • 零食巨头“分手”再起波澜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6月30日 星期一

主编会开车

新能源车改写公务车市场格局

2025年6月30日


    本报记者毛传长沙报道

    之前一部《绝密较量》在央视播出,出彩的不光是剧情和演员,还有一辆又一辆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毕竟,这也算是央视亲自下场,宣传比亚迪的新能源技术、新能源车。同时也说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已经获得国家高度认可。

    近日,记者又看到一组数据,太平洋汽车发布2023-2025年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榜单。从榜单中可以看到,现在政府采购的新能源公务车中,比亚迪位列榜首。政府公务车采购,可以说是中国汽车圈内最严格、含金量最高的一次角逐,堪称“汽车界高考”。因为公务用车既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政府形象,同时产品实力也要过硬。

    

    

    公务车市场格局的转变,为国产新能源品牌打开机遇之门

    不过,话再说回来,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9年“十城千辆”试点到2023年产销突破1200万辆,再到今年5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其中指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公务用车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应当选用国产汽车,优先选用新能源汽车。

    公务车市场格局的转变,也在为国产新能源品牌打开一扇机遇之门。

    政府机关所采购的公务车保有量是个不小的数字。每辆公务用车的示范推广可带动周边多辆私人购车需求。当政府机关的停车场变身免费的新能源车展厅,公务人员的用车体验成为最有力的市场推广,这种自上而下的推广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任何广告投放都更有说服力。

    举个例子,当上汽大通9、荣威iMAX8成为进博会指定用车,当红旗E-HS9成为在APEC会议、G20峰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活动的官方用车,甚至说,近期举办的天津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问界M9和岚图梦想家、Free+新车轮番“抢照”护航,中国新能源汽车正在改写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公务车市场的格局。

    同时,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公务车技术标准占比将超过30%。这意味着今天的公务车采购标准,正在为明天的国际市场竞争埋下伏笔。当国产新能源车在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经受住公务使用的考验,其国际市场的品牌溢价能力将获得提升。

    

    

    为何比亚迪是妥妥的榜一?

    而在政府采购新能源公务车榜单中,为何比亚迪又是妥妥的榜一呢?

    一方面,产品实力要足够强劲,既要能保障公务员日常工作中安全出行,也要保证车辆稳定耐用。比亚迪长期坚持技术研发,用刀片电池、DM-i、云辇、天神之眼等前沿科技为公务员工作出行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有着好口碑的大品牌更值得信赖,无论是国民知名度还是售后服务都更有保障。作为连续多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比亚迪无疑是公务用车品牌的重要选择。

    同时,由于政府单位工作的特殊性,公务用车要低调实用,不应过度豪奢。比亚迪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设计理念,产品设计有内涵,自带低调的体面感。

    显然,从面子,到里子,从商业维度到民族情怀维度,比亚迪或有的放矢,或机缘巧合都能一一对应,还有什么理由不得到来自官方的认可呢?

    从十年前的“十城千辆”示范工程,到如今公务车全面新能源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走出了一条政策驱动与市场牵引相结合的独特路径。

    我们不妨再看得深入透彻些。此次新修订的《条例》聚焦“厉行节约”,实则是更高维度重构汽车产业竞争逻辑——当节约理念与技术创新相遇,产生的不仅是财政支出的优化,更是民族汽车工业的崛起。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