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千企万户·听百姓声音
硬质合金产业的“破圈者”
合盾集团: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多个产业链的转型
2025年7月8日
本报记者李姝株洲报道 硬质合金被称为“工业的牙齿”,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化工、电子、轻纺等领域,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株洲荷塘区,硬质合金产业是一张闪亮名片,走出过“钻石牌”“顽石”“欧科亿”等知名品牌。 而在硬质合金的众多“前辈”“大佬”中,有这样一个“破圈者”——湖南合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盾集团”),2016年落户株洲,通过拓展产业边界,实现了从硬质合金在非开挖工程技术领域盾构刀具、顶管机单一产品的研发、生产向非开挖工程技术在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等全产业链的转型。 硬质合金的破圈尝试:争做非开挖行业龙头 不同于装备制造产业有整机龙头发挥牵引和带动作用,硬质合金产业输出的主要是零部件产品,容易出现同质化竞争,产业协同有限。合盾集团探索零部件以外的空间,向更高的价值链延伸。“目前公司的业务属于硬质合金板块的应用端,为硬质合金的延链、补链作出了我们的贡献。”合盾集团董事长黄雄向记者介绍。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株洲市荷塘区的非开挖工程技术(国际)产业园,看到崭新的办公楼和厂房已经建成。“这个园区由合盾集团投资建设,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非开挖工程技术领域的园区。”黄雄向记者介绍道。 所谓的“非开挖”,是指利用各种岩土钻掘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导向、定向钻进等方式在地表极小部分开挖的情况下,敷设、更换和修复各种地下管线的施工新技术,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不会扰乱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我们服务于全国市政管网的新建、老旧小区管网的更新改造、雨污分流、水环境治理。”黄雄说。 目前,合盾集团研发了20多款非开挖领域的修复机器人。合盾集团的盾构机和顶管机,应用于轨道交通建设和市政新建管网,直径最小500毫米,最大8米。比如,合盾集团研发了一款管道局部变形修复机器人,外观上像一个带着轮子的箭头。这台机器人配备了行走机构及360视频监控系统,可实行精准作业,主要应用于HDPE管局部变形、塌陷非开挖修复,可以适应任何角度的变形修复。 建议: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非开挖工程技术千亿级产业集群 “我们已经完成从硬质合金零部件加工到整体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的转型。”黄雄表示,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是一个万亿级市场,依托硬质合金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合盾集团投资了非开挖工程技术(国际)产业园,研发一系列应用于城市地下管网非开挖建设、更新与修复、运维施工机器人、智能装备。园区一期总投资1.5亿元,已完成3.1万平方的研发中心、生产及配套用房的建设,现已进入装修及生产线布置阶段,计划在2025年10月份全面投产。 “非开挖领域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市场的体量也是非常大的。”黄雄说,该产业园集合了研发、生产、销售、施工、人才培训、设备租赁六大功能,未来将吸引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非开挖工程技术全产业链基地。 面向“十五五”,黄雄建议,湖南应进一步加大在城市地下管网非开挖建设施工机器人、智能装备、工程材料等领域投入,以链主企业的身份吸引更多的非开挖工程技术领域头部企业入驻,力争打造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技术能力最强的非开挖工程技术千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希望政府共同搭建国内外合作平台,提供海外市场信息共享、政策法律咨询、金融支持等服务;支持园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非开挖技术标准与装备走向世界,打造湖南智造的国际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