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淡定哥拿下化学奥赛金牌
  • 免费玩具背后的骗局
  • 最高法发布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

淡定哥拿下化学奥赛金牌

化学笔记像板书,摞起来有一米多高,即将入读北大元培学院

2025年7月16日


参加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四位中国代表队选手合影(左二为刘墨涵)。图/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李楠长沙报道

    没有提前学化学,没有参加化学外培,中考后才开始参加竞赛学习,长沙学子刘墨涵却在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赛场获得金牌。未来,他将进入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在化学与其他学科交叉领域继续学习与研究。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

    夺金

    湖南今年唯一五大学科国际奥赛金牌

    13日晚,从阿联酋迪拜传来喜讯,刘墨涵以优异成绩勇夺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这是湖南今年唯一一块五大学科国际奥赛金牌。同时,中国代表队4名选手全部摘得金牌。

    据悉,7月5日至14日,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2025)在阿联酋迪拜举行。经过5个小时的理论考试和5个小时的实验考试,共产生40枚金牌、73枚银牌、107枚铜牌。中国代表队4名选手全部摘得金牌。本届赛事由阿联酋教育部、阿联酋大学(UnitedArabEmiratesUniversity)共同举办,考场设置在阿联酋沙迦博览中心。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英文名为InternationalChemistryOlympiad,简称IChO,是世界上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中学生化学学科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举办时间通常为每年的7月,为期10天左右。

    今年1月,根据中国化学会公示,刘墨涵入选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中国代表队选手名单。本届选拔赛由中国化学会竞赛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共计有来自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0名集训队队员参加。选拔期间对队员分别进行了理论考试和实验考试,以及体能测试和体检。经过综合考察,最终遴选出4名队员代表中国参加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

    现场

    92个国家,353个对手,10小时考试

    在以优异的中考成绩考入长郡中学后,刘墨涵因为觉得“化学很有趣”,报名参加了长郡中学化学竞赛小组。在这里,教练宋晓发现了刘墨涵的潜质:“他(刘墨涵)总是对新事物有极强的好奇心,凡事都喜欢问为什么。同时,他的心理状态非常稳定,不会因为某一次考试成绩的高低而产生很大的起伏。”

    在刘墨涵看来,兴趣和信念是始终支撑他进行化学竞赛的主要因素。他说:“化学中的千变万化在我看来非常有意思。”

    因兴趣参加竞赛,凭信念而坚持。刘墨涵坦言:“在化学竞赛学习中有许多书要看,特别是后期需要自学,学习强度、压力一直都在。是信念让我坚持下来,走到了现在。”

    在第5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有来自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354名选手参赛。比赛中,每位选手都要经过5小时的理论考试和5小时的实验考试。

    回忆起比赛,刘墨涵表示,理论考试对中国队选手来说都不难。不过在5个小时的实验考试中,他还是遇到了一些挑战。“在5个小时的实验考试中,要完成3个实验,同时还要写下实验思路,题量比较大,”刘墨涵坦言,“比赛时间紧,我也不得不放弃了一些题目。”

    侧记

    爱好运动每天都会打乒乓球

    14日晚,长沙黄花国际机场T1航站楼的到达大厅,18岁的刘墨涵刚一现身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面对前来迎接、庆祝的家人、老师与同学,刘墨涵始终很淡定。在刘墨涵的妈妈夏女士眼里,“他(刘墨涵)从小就沉稳,不调皮、不惹事,专注力比较强”。

    刘墨涵可谓“从小优秀到大”。他在读幼儿园时学过围棋,从小学到初中的学习成绩都很优秀,老师还夸过他“数学思维好”。对于化学学习,刘墨涵并没有提前学,而是按部就班,直到初三才开始学习。

    聊起自己的学习方法,刘墨涵表示:“首要就是书本要读透,比如基础有机化学这本书,我读了三四遍,每读一遍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发现。”不仅读,刘墨涵的妈妈夏女士还透露:“他(刘墨涵)在高中阶段做的化学笔记摞起来有一米多高,而且每一页笔记都非常工整,条理清楚,像板书一样。”

    读书自习之外,刘墨涵认为还要适当做题,并及时进行错题总结,查阅文献,了解知识背后的机理,拓展知识面。也因此,在长郡中学,他的化学竞赛成绩几乎一直是组内第一。这也让他在竞赛过程中有信心不断地走下去。

    学习之外,刘墨涵爱好运动,他每天都会和队友一起打乒乓球。周末回家时,他的爸爸也会陪他打球、骑自行车等。

    此次回到长沙后,刘墨涵计划在这个暑假学车、旅游、陪家人,享受他近三年来最轻松的一个暑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