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改”永辉全年盈利或承压
上半年亏损2.41亿元
2025年8月22日
本报记者牛蕊长沙报道 由叶国富担任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按胖东来模式调改、高调反腐的永辉超市,交出了上半年的成绩单。8月20日晚,永辉超市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99.48亿元,同比下跌20.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亏损增加5.16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75亿元。 线上业务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对于收入下滑的原因,永辉超市称主要是2024年下半年开启整体战略与经营的深度转型工作,关闭长期经营亏损门店以及门店调改期歇业等因素所致。虽然调改门店收入较同期有大幅度增加,但无法弥补因关店产生的收入下降。 根据公告,自2024年5月启动学习胖东来模式以来,永辉超市聚焦品质与幸福的商业模式,在商品供应链变革、服务与顾客体验升级、员工福利与组织文化重塑方面进行了全方位重构,从首批试点到逐步推广,调改工作已迈入规模化、系统化阶段。 互联网分析师张书乐指出,永辉的“胖改”是选择性“胖改”,其本身围绕的是自己的模块进行优化,且胖东来针对中高端消费者,而永辉过去的定位并非如此,在叶国富“带资进组”后,尽管依然在学习胖东来,但很有可能将名创优品的十元店模式带入永辉,形成自有商品+十元店的中低端破局之路。 值得关注的是,永辉超市的线上业务有较为明显的改善。报告期内,线上业务营收54.9亿元,占营业收入18.33%,线上业务较去年同比减亏3475万元;“永辉线上超市”自营到家业务及第三方门店覆盖率已达90%,其中,自营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31.4亿元,日均单量21.6万单,月均次月复购率为56.3%。第三方平台到家业务实现销售额23.6亿元,日均单量14.3万单。截至6月30日,已开通线上业务的调改门店达99家。 门店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全国门店网络优化工作,新增门店4家,面积1.9万平方米;已开业门店合计552家,覆盖全国26个省和直辖市;已签约未开业门店达79家,储备面积62.39万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30日,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 转型期间依然承受极大压力 今年以来,永辉超市的一举一动都备受行业关注。 3月17日,永辉超市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叶国富成为永辉超市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会议之后,永辉超市进入“叶国富时代”。 随后在3月29日,永辉超市召开2025年度全球供应商大会。会上,叶国富表示,永辉超市必须要调改,“胖东来模式”是中国超市唯一的出路,永辉超市将坚持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 同时,永辉超市宣布将聚焦核心供应商,砍掉中间商,把层层加价转为裸价直采,同时也拟取消对供应商的各种收费,零供关系要从博弈变为共生。 7月7日,永辉超市对外公布致供应商伙伴的一封公开信,提出“携手共建阳光供应链,向腐败和潜规则宣战”。业内认为,永辉改革的决心很大。 但从上半年的成绩单来看,转型期间的永辉依然要承受极大的压力。在业绩会上,公司管理层回应表示,调改店完成后,销售相比调改前已有明显好转,下半年将继续推进门店调改和闭店工作。由于调改转型带来的短期阵痛,预计全年盈利承压,但进入Q4后会明显好转。 张书乐认为,永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消费选择,为什么非要去永辉购物?目前来说,永辉给不出理由,无论是在自有商品还是普通商品性价比上,永辉都不具备“特色”。“如何给自己重新贴上让消费者非去不可的标签,是永辉最大的难题,不是一个胖改,引入点自有商品、改善点自身服务就能解决的。” 截至记者8月21日发稿,永辉超市股价报4.93元/股,下跌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