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下一版  

本版新闻

  • 请关注即将推出的“遗”脉“湘”承
  • 湘江边上演愚公移山
  • 为智慧城市注入新动能
  • 遗失公告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9月30日 星期二

湘江边上演愚公移山

长沙七旬老人每天用电动车运石头去江边,只为救一棵柳树

2025年9月30日


王先生和他守护的树。


王先生称,他会持续关注自己保护的这棵树。组图/记者史继超

    本报记者史继超武华康实习生陈子睿长沙报道

    大石头压阵、小石头补缝。29日,长沙市民王先生一边讲述自己的心得,一边将几块石头填到长沙湘江边的一棵柳树旁。因水流卷走泥土,这棵树已有部分根系裸露出来。王先生想用填石的方式,保住水土,救下它。

    “能救一棵是一棵”

    “从2024年4月正式开干的,(当时)我发现它(这棵树)附近有别的树已经倒了。”王先生介绍,他今年七十多岁了,但身体不错,经常在周边散步,偶然间发现这一情况。

    王先生称,附近已因此损失三棵树,他觉得很惋惜,想着“能救一棵是一棵”。

    “先填大石头,之后小石头补缝,我这个年纪了,还是知道怎么去垒的。”他告诉记者,他垒石头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防止附近的泥土再被水流带走,另外则是防止树倾斜倒地。

    “我估计这棵树大概有10年了,水流每年都会推进一点,带走泥沙,会有危险。”王先生指向树木附近。

    “有时候一天来一两趟,最多的时候一天来四趟。”王先生称,天气热的时候,他会选择早、晚时段来,从2024年4月到现在,他只要能出门都会来送几趟。

    前后堆了几米长的“石坝”

    同日,王先生带记者到几公里外的石场体验,现场王先生选取几块石头,将其固定在电动车上。

    “带你来看看,但既然来了,就带过去几块。”王先生表示,自己最开始只是在附近捡,没有固定位置,周边几公里到十公里的位置都去过。后来发现了几处固定点位,方便不少。

    “会尽量捡大石头,效果好。但我年纪大了,只有自己一人,也怕石头过重电动车出现问题,只能尽量选择可接受范围内(的石头),一般运四五块。”记者粗略估计,一次往返用了约四十分钟。

    “家里人知道,他们也支持,觉得很好。”王先生介绍,他只希望尽自己的力量保住剩下的树。“这棵树倒了也不关任何人的事,但大家乘凉会少一个地方。”

    一年多的时间,王先生前前后后一共堆了几米长的“石坝”,他粗略估计有几吨重,“数不清一共有多少石头了”。提到坚持一年多的原因,王先生称,他也说不上来。

    王先生称,也有人跟他说过,他一把年纪,这么做可能得不偿失。但他觉得“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他人着想,是中国人的一个优秀品质,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这样做。

    王先生称,他会持续关注自己保护的这棵树,看树和周边环境是否需要再增加石头。

上一篇  下一篇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