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
10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取得“开门红”,三大股指全线上扬
2025年10月10日
本报记者郝咏琪长沙报道 10月首个交易日,A股市场取得“开门红”。科技与周期热点集体发力,带动三大股指全线上扬,沪指时隔十年重返3900点。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933.97点,涨1.32%,刷新2015年8月以来新高;深证成指报13725.56点,涨1.47%,刷新2022年2月以来新高;创业板指报3261.82点,涨0.73%,刷新2022年1月以来新高。 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267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量4746亿元,连续第36个交易日突破2万亿元。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上涨。 有色金属板块全天领涨 以申万一级划分,有色金属行业整体上涨7.60%,涨幅居所有行业首位。贵金属与工业金属个股均显著走强,铜陵有色、北方铜业、云南铜业、白银有色等多只个股涨停。 国庆中秋假期,海外贵金属与工业金属价格全线飙升。现货黄金历史首次突破4000美元/盎司,今年以来累计涨幅超过50%;铜铝锌价格集体上涨,LME铜价逼近2024年5月历史高点。 国内期货方面,上期所有色金属品种当天开启补涨,截至收盘,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上涨4.82%,沪铜主力合约涨4.19%,沪锡、沪镍、沪银主力合约均涨超2%。 高盛报告表示,随着AI需求激增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老化的电网已成为西方国家能源安全的“脆弱环节”。高盛预测,电网升级需求将显著推动金属需求,特别是铜的需求,并将推动铜价在2027年升至每吨10750美元。 高盛还预测,到2030年末,电网和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动约60%的全球铜需求增长。这一增长相当于在全球需求基础上再增加一个美国的消费量,为看涨的铜价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撑。 可控核聚变概念约20只个股涨停 科技主线热点集中于可控核聚变与AI应用方向。截至收盘,可控核聚变概念约20只个股涨停,北交所个股常辅股份收获30%幅度涨停,英杰电气、西部超导、国光电气、哈焊华通等收获20%幅度涨停。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1日,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建设取得关键突破,重达400余吨的底座成功安装就位,将用来承载总重约6700吨的BEST主机,标志着这一大国重器主机全面开建。未来,该装置在国际上将首次验证演示核聚变发电,有望在2030年通过核聚变点亮第一盏灯。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核聚变兼具高能量密度、原料易得、布置灵活、安全环保等优点,相较于其他主流发电方式有着明显优势。以氘氚(D-T)聚变为例,聚变单次反应即可释放17.59MeV能量,将现有能源体系的能量密度提升了千万倍。对于能源行业,核聚变不仅意味着技术迭代,更是对能源范式的“降维打击”。因此,可控核聚变被称为潜在的“终极能源”。 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 展望后市,多家券商认为节前的结构性行情有望延续,节后市场的表现仍取决于量能与资金情绪的共振。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长假前的市场结构性热点有望延续:长假期间,OpenAI发布的视频生成模型Sora2成为最新爆款应用,AI产业的C端应用空间打开,产业趋势得到验证;此外,存储需求延续高增长预期,半导体行业的景气趋势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东吴证券表示,传统日历效应下,长假后市场多呈现“涨多跌少”的格局。且今年长假前2个交易日,市场已出现资金提前博弈反弹的动作,因此后市指数层面需重视量价的配合情况。长假期间,内外部消息面较积极,尤其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AI产业趋势催化显著,预计短期内市场风格或偏向具备产业消息面催化、远期成长属性更强和估值更低的方向。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