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本版新闻

  • 美食记忆红薯干里的乡愁
  • 鸟的河
  • 征文
  • 霜降柿又红
  • 国内统一刊号:CN43-0057
  • 2025年10月19日 星期日

美食记忆

美食记忆红薯干里的乡愁

2025年10月19日

    风已经由凉变冷,田野里一片空旷。庄稼都已收回家,留下大片的空地。新刨的红薯堆在田头,像一座小山一样。有这些红薯,再冷的日子都是有底气的。

    要晒红薯干了,父亲和母亲坐在田里擦红薯片。擦板不大,跟搓衣板一般,擦起大块红薯来很给力。只见一片片薄薄的红薯片从擦板下飞出来,瞬间就堆了很高。母亲招呼我和妹妹把红薯片摆在空地上,趁着冷风正干燥,趁着阳光还有余威,只需几天工夫,红薯干就晒好了。

    我和妹妹蹲在田里,把红薯片一片片摆开。妹妹是个精细的人,她摆的红薯片整整齐齐,仿佛规整的图案。母亲看了,冲过来着急忙慌地说:“哎呀,你这样摆,太阳下山都摆不完。快!要快!像你姐那样,撒在田里就行了!”母亲怕天气有变,红薯干不能及时晒好。我和妹妹得了母亲的指令,便飞快地忙起来。

    劳动之余,我抬眼望去,看到各家各户都在晒红薯干。大人在擦红薯,孩子在摆红薯片。那个年代,农人们的劳动节奏整齐划一,颇能制造一种声势。广袤而枯黄的土地上,覆盖了一层白生生的红薯片,季节的底色都跟着变化了。虽然只有短短几日,但那几日仿佛一场盛大的仪式,让寂寞的田野热闹了起来。白生生的红薯片绵延而去,仿佛到天尽头才消失。我有时候会直起身子,朝遥远的世界望去。比远方更远的地方,是否也有这样一片土地,大人孩子都在忙着晒红薯干?父亲告诉我,有的地方是不种红薯的。不种红薯的地方,在哪里呢?天地博大,四野空旷,一个孩子心中开始有远方的概念。

    几场风吹过之后,给红薯片翻个身,再来几场风,红薯干晒好了。晒好的红薯干,失了水分,轻轻一掰,“咔嚓”断为两截。咬一口尝尝,甜味浓郁。因为糖分浓缩,红薯干比红薯片要甜很多。母亲总说,饼干就是这个味儿。虽然我和妹妹知道,饼干的味道脆脆香香,但还是会把红薯干当饼干吃。那个年代,没有什么零食,但大人们总会为孩子炮制很多天然美味,把贫瘠的日子吃出很多风味来。

    红薯干的吃法很多,母亲熬玉米粥的时候,也会丢几片红薯干到里面。浓稠的粥里,红薯干别有味道,甜而有韧劲儿,吃起来香甜美味。红薯干比红薯容易保存,晒好的红薯干,可以一直细水长流地吃。

    把红薯干磨成红薯面,吃法就更多了。蒸红薯面的饼子,烙红薯面的饼,包红薯面的饺子。那些硕大的红薯,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作为一种面食登上餐桌,变出很多花样来。我最喜欢的是红薯面做的饸饹。饸饹类似面条,就是把红薯面和成一团,放到一种叫“饸饹床”(类似今天的压面机)的器具上压出细长的面条。那个年代,不是家家有“饸饹床”,我们要跑很远的路去别人家压。每次吃饸饹,对我来说就像是过节一样。

    我长大后,离开了家乡,走过了很多地方。生活好了,我品尝过各种各样的山珍海味。有一次在饭店里吃饭,服务员端上来一碗饸饹。熟悉的饸饹,依旧是曾经的模样。我尝了一口饸饹,心里忽然涌起他乡遇故知的感慨。那碗饸饹,我吃得柔肠百转。故乡原野上晒红薯干的场景,被翻出记忆的深海,乡愁瞬间泛滥。

    红薯干里的乡愁,藏着温情与幸福的味道。人生总是这样,兜兜转转,才发现最初的才是最美的。远方再好,只是驿站,故乡才是归宿。

    文/马亚伟

下一篇  关闭本页